-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中士
 
- 积分
- 370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鄂州这个湖北最小的省辖市因为鄂钢的存在得以立市,因为临近武汉,所以是湖北的改革试验地。可是鄂州的资源真的那么多,经济那么强吗?
鄂钢这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出现的钢铁厂,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之后开始出现亏损,在此轮金融风暴中显得摇摇欲坠,它在这个曾经以它为荣的鄂州市变成了污染大户,变成了恶魔杀手。它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呢?希望在此与大家探讨下!
一、鄂州的资源
鄂州地处鄂东南,属于典型的含铁丰富的红壤地带,这里曾经拥有西山铁矿,这便是当初鄂钢选址鄂城县城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不是全部因素);鄂州市区毗邻长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这也为鄂钢取得生产用水并排放污水获得了条件;鄂钢的用水是不用向水务部门上交用水资费的,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水处理单位并且其管道是独立运行的;因为地处鄂东南,鄂州并无煤矿资源,所以鄂钢炼钢所用之精煤全部来源于外购其他省份的煤炭,也因为其地处鄂东南,拥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这便是鄂州周边水泥厂四处遍布的原因之一,也是鄂钢获得石灰石的便利之处;电力资源,因为鄂州位于湖北的东南部,本不具有水电及火电的优势,由于附近存在黄石火电厂及鄂州电厂,现在鄂钢的用电便是不什么问题;最后说一下鄂州的土地资源,因为全鄂州大概是1500平方公里,全市的常住人口大概在100万左右,现在市区面积在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40万左右(其中鄂钢的工业用地在5平方公里左右,鄂钢的家属及职工约为5万左右,没有具体数据,实为道听途说)。
二、鄂钢的状况
鄂钢建于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曾为湖北省政府直管企业,现为央企武钢集团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现有在职职工约1万4千余人(此数据为08年本人在鄂钢时的数据),拥有260平米烧结机2台,110孔6米焦炉两座,3.5万立方制氧机一套,1万及2万制氧机各一套(6千的不知是否已拆除),2200立方的高炉两座(实际最大容积为2500立方),1080立方高炉一座及小高炉三座(不知其是否已拆除),135吨的转炉3座(实际为150吨),另20吨及35吨的转炉不知是否已拆除,2.8米板坯连铸机生产线一条及250mm的方坯生产线若干(此处数据不全,请知晓者补全),70吨的CONSTEEL电炉一座及150mm合金钢方坯生产线,120米每秒高速线材生产线一条(年产能线材60万吨),小型棒材轧钢线一条(年产能条材60万吨),合金棒材生产线一条(年产能长材60万吨),450mm热轧窄带钢生产线一条(年产能带钢50万吨),1500冷轧薄板生线一条(年产能冷轧板30万吨,镀锌板30万吨), 4.3米宽厚板生产线一条(年产能约120万吨),具备年产铁450万吨,钢500万吨,材500万吨,年消耗铁矿石约900万吨,精煤300万,熔剂100万吨,年销售额在150亿元左右,年交税约20亿元左右,武钢股份2012年报显示,鄂钢注册资本49.98亿元,资产规模178.7亿元,2012年亏损7.73亿元。
三、鄂钢的管理现状,
因为是国营企业,鄂钢的机构众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极为普遍,鄂钢现有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产铁约320吨/人,产钢350吨/人,产材350吨/人;各主产单位的劳动生产率为炼铁:人均4500吨/人;炼钢:人均约4500吨/人;轧材:约2500吨/人(以上数据是根鄂钢的各主产单位产量除以人数大体得出,其中铁厂产量约450万吨铁,职工约1000人,转炉厂400万吨钢,职工约800人,电炉厂50万吨,职工约400人,宽厚板厂实际产量80余万吨,职工400余人,冷轧厂实际产量约50万吨(含冷轧及镀锌),职工约400人,高线300余人,产量60万吨,棒材800人,产量140万吨,热带400人,产量50万吨)。这样的生产效率的结果是2012年人均亏损:5.52万元。
四、鄂钢的污染
(1)水:鄂钢的水资源主要取自鄂州新港的三水源,因其内部建有完整取水及水处理系统及二次循环利用系统,水循环体系尚可以满足内部需求,但是仍存在污水排放的问题 ,从其排入的三水源的肮脏程度便知其污染.
(2)气:鄂钢的主要排放物为二氧化碳,但焦化也会产生二氧化硫及硫化氢等有害毒气,因其产生的量不具备经济利用价值,所以并未加装单独的环保设备加以利用,这点可以从焦化附近的黄色排放物可以证明。而二氧化碳呢,由于大量存在,所以更加少于回收。
(3)热辐射:从鄂钢各个朝天放空的烟囱便可知道他产生的热量,这种热辐射使鄂城城区的温度高于偏远的农村气温2摄氏度左右。
(4)粉尘:鄂钢最大的污染物为粉尘,这是鄂州呼吸道疾病频发的根本原因,因为鄂钢的主要原料为矿粉及煤粉,在大风天气下粉尘污染尤为严重,另鄂钢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金属铁屑,在阳光一照闪闪发光,更为致命,这点可以从各位家中的窗台上发现。
五、鄂钢的前途命运
假设鄂钢实现关停破产,鄂州的污染会因为市区内少了一个大型重工企业而减少一大部份(并不是说会完全消除,因为鄂州的东部下游处还球团矿厂,市内还会有建筑的扬尘污染,城南还顾地塑胶的有害气体污染,周边还有小钢厂,小水泥厂的粉尘污染及废水污染),但是鄂钢的一万多职工,及靠鄂钢生存(如周边的各矿石加工厂,大通等各种物流单位等)如何解决就业生存呢?鄂钢的工业用地约五平方公里,约占现有市区的八分之一,若全部按住宅用地拍卖的话,是可以产生不少的财政收入,但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因为土地拍卖完之后的财税就几乎为零了!这样的安置方法可行吗?本人不是很同意!因为职工虽然可以另谋出路,但是他们大多在当地置业成家,如若要在鄂州能有这么大的企业能接受安置这么多职工的话,可能当年的俞书记也会在零三年时就让鄂钢破产了,因为这么多的职工是根本没有办法在当地安置的。如要异地安置就得使多少家庭背景离乡,妻离子散。所以个人认为,鄂钢需要改革,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安置这么多的职工,需要实现营利,增加职工收入,同时也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加强环保投入。只有这样鄂钢才能成为鄂州荣耀,而不是鄂州的负面代表。
六、鄂州的命运
如若鄂钢真若不复存在了,鄂州的财政收入减少不说,省里的领导也会像当年考虑将沙市并入荆州一样上报给中央,将鄂州并入其他周边地级市,使其成为一个区或县级市,因为鄂州的地方小,人口人,周边要么是像武汉黄石这样的经济强市,要么就是像黄冈、咸宁那样的地方大市。到那时可能便是XX市鄂州区或市了。如若那样,当然环境是会好些,但是鄂州的城市建设投入会越来越少,最后也回到以前。
以上纯属个人臆断,万不可当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