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皋儒 于 2013-6-15 08:58 编辑
东平、清河是互不隶属的蕃国 彭斌武 有一本书写东平、清河妖言案,称 “东平府别驾梁红博派快骑递上一则奏章……奏章说东平郡的清河县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段话有一连串的历史地理错误,实在令人谛笑皆非:怎么东汉时期既有“东平府”,又有“东平郡”,还有“东平郡的清河县”?其实,这些政区地名东汉时期都没有。“府”是唐至明清时期才有的行政区;“郡”和“县”虽然是东汉时期的两级行政区,但那时既无“东平郡”,又无“清河县”,更无“东平郡的清河县”。妖言案涉及的东平、清河,二者是两个平行的、与郡同级的蕃国,相互间没有隶属关系。东汉时全国的行政建制是,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刺史州,州辖郡国,郡国辖县邑。查《后汉书·郡国志》,东平国属兖州(今山东省一带),清河国属冀州(今河北省一带)。东平国是汉明帝的弟弟刘苍的封国,《后汉书·郡国志》载东平国下辖七县: 无盐县(本宿国,任姓。有章城);东平陆县(六国时曰平陆。有阚亭。有阳堂亭);富城县;章县;寿张县(春秋曰良,汉曰寿良,光武改曰寿张。有堂聚,故聚属东郡);须昌县(故属东郡。有致密城。古中都。有阳谷城);宁阳县(故属泰山)。 清河国是汉和帝的哥哥刘庆的封地。刘庆原被立为皇太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立皇子刘肇为皇太子,即和帝。《后汉书·郡国志》载清河国下辖七县: 甘陵县(故厝,安帝更名);贝丘县;东武城县;鄃县;灵县(和帝永元九年复);绎幕县;广川县(故属信都。有棘津城)。 东平国和清河国虽不同州,但山水相连,是毗邻地区,所以妖言案波及东平、清河两蕃国,不是所谓“东平郡的清河县”发生了妖言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