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泽云 于 2013-6-14 22:33 编辑
读书如攒钱 我喜欢读书、买书,也非常爱惜书。每次看书前,我都要把桌子擦干净,把手洗干净。放在枕边经常翻阅的书还会包上书皮。同事知道我书多,有时找我借,我要求同事也像我那样善待书,不能弄旧弄脏了。同事没那习惯,做不到,撅着嘴说:“你干脆搞张纸把书包起来哦。”好,我真的找了张黄色的牛皮纸,包在封面上,郑重地交给同事。同事倒还配合,还书时,牛皮纸揉得脏兮兮皱巴巴的,书完好如初。 止庵说:“读一本好书好比往怀里揣一个铜子,一个一个地攒,看起来无足轻重,等到需要的那一天,你就是那个腰缠万贯的人。”我认为所言极是。有时候,不经意地掏出一个铜子,意外的惊喜也随之而来。一次,上班时,隔壁皮肤科的高医生不知发什么神经,突然跑进来,对我和同事黄秋红说:“出个歇后语你们说说,秀才搬家——”黄秋红想呀想,脑袋想破了也没想出来,满脸的困窘,“尽是输(书)。”我轻松地答道。由于平时阅读面广,这种问题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对了。”高医生说。“我也出个考考你吧。”我话锋一转,说道:“猪八戒上城墙——”这下轮到高医生被考了,他想了想,一时没想出来。“倒打一耙。”就在我公布谜底时,高医生刚好想出来了,我们几乎同时说出了答案。 我平时除了做好自己的份内事外,空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丈夫有外遇了我都不知道。最终,我的家庭崩裂了。祸不单行,我又不幸患了重病,患病的大部分时间,我都被禁锢在病榻上,呆呆地看着窗外飞舞的雪花,飘落的枯叶,觉得自己像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真想变成一只飞燕,在天际间自由飞翔…… 在那些悲伤的日子里,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些书,是书籍,帮我摆脱了孤寂,苦闷,病痛,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 很喜欢诗人密尔.卡马.乌亭.马斯特说的一句话,“读书的绝妙之处就在于,坐着便可在精神世界里纵横驰骋。当我畅饮着深奥的甘露琼浆之时,我便体验了一醉方休的快感。”不同于物质上的享受有饱和点,精神上的享受更持久。尽管身边喜欢读书的人很少,但我还是持之以恒,孜孜不倦。 品尝到读书的乐趣后,我希望女儿也多读读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情操,开阔眼界。但女儿像所有的90后一样只对电子产品感兴趣,对读书不屑一顾。她见我跟别人的妈妈不同,成天手不释卷,没多给她做些好吃的,忍不住抱怨道:“只见你天天看书,又没写篇文章出来。”我刚好在报上发表了篇文章,马上拿出来显摆,女儿傻眼了,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亲昵地说:“你可以给杂志写呀。” “我没那个才气。”我羞愧地说。 在同事们的眼里,我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但像我这样的女人竟也被男人抛弃了,他们觉得我很不值,为我感到可惜。但我不那么认为,人各有志,离婚后,女儿读大学去了,我亦从繁琐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时间都是我的了,我正好可以心无旁鹜地读书。当忙完一天的工作,看完新闻联播之后,我来到书桌前,泡上一杯香茗,坐在明亮的台灯下,翻开一本新的杂志,快意地阅读着,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疲劳顿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