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人:当早出晚归成为习惯
2013-6-19 10:15:00 来源:今日大冶
人物:柯三珍
年龄:54岁
职业:卖菜
生活语录:面子再重要,也不能当饭吃。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一份安稳的日子,比什么都来得现实。
每天凌晨两点起床,三点赶到菜市场抢购新鲜蔬菜,而且数量不能太多。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柯三珍已经准备好迎接第一批顾客。
柯三珍的中饭不仅吃得比较晚,而且经常因为顾客光临,数次搁下饭碗去忙生意,用她的话说,“卖菜的难得吃上一口热饭。”
晚上,疲惫的柯三珍收拾好铺面,行色匆匆赶回家,累倒习惯了,最令她心疼的是,要扔掉不少烂掉的蔬菜。
卖菜很辛苦,但相比当初下岗后无所适从,柯三珍现在已经很知足了。“一秤打来千秤卖”,凭辛苦吃饭,凭良心挣钱,这样的日子过得安稳踏实。
一顿中饭吃得断断续续
刚被雨水冲刷过的路面很干净,天空还在飘洒着零星小雨。气温骤降,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
下午一点多钟,观山菜市场附近路口,摆着两三家肉摊和菜摊。有的摊主在闲聊,有的坐守在摊旁打起了瞌睡,有的菜摊盖上了塑料布,摊主离开了。
沿着路口往下走,一间简陋的小店外,用竹竿支撑搭建的蔬菜摊里,摆满了番茄、黄瓜、青椒、油盐酱醋等调料。摊主柯三珍正在吃饭,额前的头发湿哒哒的,脚上穿着雨鞋。
“她真是吃得了苦,你让她跟你讲讲吧。”一位送干货的听到我要采访柯三珍,凑上来说道。
“姑娘,我一个卖菜的,有什么好采访的呢?”柯三珍扒拉着碗里的饭,就着一盘清炒丝瓜,边夹菜边笑着说。
“番茄多少钱啊?”有顾客来买菜。
“两块五一斤。”柯三珍赶紧放下手中的碗,起身拿了个塑料袋走到顾客跟前。当她发现有烂掉的番茄,二话没说,拿起来放在一边。
“一共七块三,给七块吧。” 柯三珍把菜递给顾客。
“毛豆要吗?六块一斤。”
“好贵啊。”
“不贵,进价高,一斤就赚个几毛钱。新鲜的,早上运回来的。”顾客同意后,柯三珍埋着头,左手拨弄着一堆毛豆,右手拿着剪刀,熟练地剪着毛豆角。
凌晨三点赶到菜市场进货
“以前也在路口处摆摊,场地不够才搬来这里,算是临时搭建的一个菜摊。”柯三珍说,租个门面卖菜,既可以存放杂物,捎带着卖些干货,自己还可以做饭。
每天凌晨两点起床,料理一番家务事后,柯三珍骑着小型的三轮车,从北门剧院附近出发。白天喧闹的街道,此时静寂空旷,偶有早起的行人,几乎都是像她一样,为做点小生意而奔波的。
凌晨三点钟左右,柯三珍赶到新街蔬菜批发市场。
此时,已经有不少像她这样的菜贩在候着。装满了蔬菜的大卡车一到,人群就开始拥挤而上,喧闹声一片。“就跟打仗似的,去晚了就拿不到新鲜的菜”。
那些从外地托运来的蔬菜,有广东的番茄,河南的辣椒……菜贩们争相竞购。
“好卖的蔬菜就多进些,小本生意,每次进菜都是小打小闹的。”黄瓜八斤,番茄十斤,包菜十斤……一样一样的秤好后,付钱,拿到三轮车上堆放着,顾不上歇口气,进完菜后,柯三珍急着往回赶。
早上,虽然凉风习习,但柯三珍早已累出一身汗了。
到了菜摊之后,把菜清洗干净,摆放整齐,东方初现鱼肚白,柯三珍也准备迎接早上第一批顾客。
从做干货生意转行卖菜
“搬到这里了啊?”偶有经过菜摊的熟人,跟柯三珍笑着打声招呼。
菜摊前又来了一批顾客,有在挑挑拣拣的,有装好了称秤的,有忙着付钱的。柯三珍一一回应着顾客的询问,又是秤菜又是找零钱,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一顿饭,被打断几次,当我告诉她菜都冷了时,她无奈地说,“做生意哪能吃口热饭呢?”
或许是刚才的生意比较好,让柯三珍心情好了许多,话题越聊越开了。
柯三珍原来在老玻璃厂上班,企业倒闭后,就去观山菜市场做干货生意。“那时干货生意很俏的。”随着观山菜市场的拆迁,没有了固定摊位的她,干货生意也不好做,只好批发蔬菜来卖。
现代人买菜的渠道越来越多,超市有促销蔬菜的,附近有菜农自产自销的,就在路口处早上也有摆摊的。只是中午时分,加上下雨,有的摊主收摊了,有的摊主回去吃饭了,柯三珍这才捡到了机会。
其实,她每天进来的蔬菜,也会碰到运气不好的时候。卖菜的高峰期一过,新鲜的蔬菜蔫掉了,漫长的一天捱过去后毫无收获。
晚上,当别人吃过晚饭,开始休闲娱乐时,疲惫的柯三珍收拾好铺面,行色匆匆赶回家,累倒习惯了,最令她心疼的是,要扔掉不少烂掉的蔬菜。
租门面源于当初的重大损失
菜摊的生意时好时坏,用柯三珍的话说,这是在“讨生活”。
原观山菜市场拆了后,逗留在这里的摊主凭各自本事,在露天场地占摊位。在没租门面之前,为了占个有利的摊位,柯三珍每天推着三轮车早早就赶到路口处。那里人流量大,生意相对好些。
她总是一个人忙里忙外的,没人替换,中午也没地方吃饭。
去年,因为忙生意疏忽看管,装有几千元现金的钱包不翼而飞,里面还有存折、身份证,最后清点时还发现少了一袋干蘑菇。至今说起这事,柯三珍依然愤愤不已。
经过这件事一折腾,柯三珍越发感觉到,租个固定的摊位,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是多么重要。
摆摊卖菜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能凭借自己的劳动挣钱养家,柯三珍已经很知足了,“一家人都在一起,和和美美的,赚钱虽不易,但日子过得很充实。”
回想起刚下岗那会儿,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小孩读书又要花钱,柯三珍说,那时候才叫人心焦。“刚开始卖菜,也不习惯,特别是碰到熟人和同事,蛮不好意思的,总觉得低人一等。”
如今,柯三珍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她说,所谓的面子再重要,也不能当饭吃。一个人只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一份安稳的日子,比什么都来得现实。
实习记者 孙惠兰 文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