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西
- 精华
- 2
贵宾
独钓寒江雪
   
- 积分
- 5417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
三十六年的坚守,他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成百上千名孩子的未来。
偏远小学,他用热情与执着守护着朵朵“乡村小花”的成长。
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革命老区南峰,有所花市小学。四年前,在村民们一片叫好声中,孙文柏走马上任,挑起了花市小学校长的重担。他犹如勤恳工作的老黄牛,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乡村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花市小学有学生近500名,12个班级,17名教师。师资严重不足,仅有的六名公办教师平均年龄54岁,其余都是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而绝大部分学生是在祖辈监护下的留守儿童。规模、人员、管理上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强化管理,孙文柏坚定信念: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绝不做。一所学校想要生存,就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长,让家长放心。
虽然学校工作琐碎繁杂,孙文柏仍然挑起了高年级语文十六个课时的担子。不仅如此,他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教师积极性调动了,教学效果也一路攀升。家长也都愿意将小孩送到学校,甚至一些转走的学生都纷纷转回。几年来,学校的学生数由三百多名升到现在的近五百名。
学生增加了,生活设施跟不上生活需求。午饭时间,学生们蜂拥而至食堂的各个窗口。学生就餐时拥挤至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于是,孙文柏把心一横,从学校有限的办公经费里挤出2万多元整修食堂。不久之后,看到孩子们有序地排队盛饭,并开心地吃上了番茄炒蛋,孙文柏紧锁的眉头,展出一丝微笑。
学生食堂解决了,教师宿舍问题又摆在了眼前。学校近20位教师,仅有6间教师宿舍,且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孙文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上级领导的实地勘查,同时也被他的真情所动。2012年春,花市小学建起了一栋3层共18户,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楼。
几年来,孙文柏因工作需要往返于城乡之间,但从未租过一次专车。每每见他踏上拥挤的公交车,总会有人打趣地说:“孙校长,我总想找机会搭您的顺风车,可您总是不给我机会,您也太小气吧?”孙文柏风趣的回道:“等学校有钱了,我租架直升飞机带你一趟。”
短短的几年,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可孙文柏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站在操场中心,环视学校简陋的基础设施,他又开始了新的思索。
记者 周曼茹 通讯员 冯邦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