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ir634718 于 2013-7-9 16:40 编辑
我曾读过一则短文,是说有一位乡下农夫,他家有头老驴。一天,老驴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农夫听到驴子的哀鸣,目睹它的困境,想了很久之后,断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于是,农夫决定往坑里填土,把老驴闷死,以便使它早些脱离苦海。当农夫开始往坑里填土时,驴子被吓疯了,但几乎是同时,老驴又镇静了下来,每次土打到背上,就用力抖掉,然后踏着土块,往上走一步。老驴不停地抖一下,挨上来一步。不管土块打在背上时有多疼痛,那只老驴子就是不让自己放弃。不知过了多久,那头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老驴子,终于安全地回到地上。原来会埋藏它的泥土堆,最终却搭救了它! 由此想来,我的经历与其是何等的相似。失落的情绪一度跌到谷底。家人与朋友善意的劝解,以及内心充满着矛盾与痛苦的我今后的生活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等诸多现实摆在我的面前。不知是哪位哲人曾说过,人是在逆境中成长的。休养期间,我不断自己给自己加压。根据自身条件和几年的市场跟踪调查,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主攻目标——西洋帆船模型的制作。虽说对模型制作一窍不通,但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在我的词典里就没有不可能这个词。于是开始了我的求知路程,着手留心收集关于船舶模型的资料,拜“书”求艺。孔老夫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我辈?!走了太多弯路的我,明知面前是个陷阱,可是为了学艺而不得不舍弃自身的利益。其中的辛酸,常人难以理解。尽管如此,制作技术逐步提高,如同我的一位至交所形容的那样“起步高,进步快”。 截肢后带给我的不便与痛苦,完全扭曲了我对人生的态度,丧失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多次独自徘徊在阳台边,想从此了却了自己的残生。为什么上苍对我如此不公?谁来救我?真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一位刚刚被病魔夺去儿子生命的母亲,说的一席话震醒了我:虽说没了一条腿,可你还有健康的手,健康的头脑,更还有一条鲜活的生命啊……。话虽如此,可是因为行动上的不便,不仅让我生活乱成了一团糟,而且还令我从此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人生渺茫无尽头,何处才是我下一个人生的起点? 细品起来,我们这一代人活得也的确是够悲哀的。虽说没有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可终归赶上了个尾声。想读书,却不能读,六十多个同学挤在了一间简易的仓库里,也就算作了课堂。除了每天上完基本的识字和算术课外,成天地不是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或者就是观看“红大兵”演的大刀舞,再不就是听那些老工人讲述的“忆苦思甜”。到市青少年宫参观“大渡河”战斗场景,缅怀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说实在的,本来就是因为缺乏营养而弱不禁风的身子板,经过“革命”的洗礼,更加显得身单力薄了。从周一到周六每天晚上必须要看的“新闻简报”和八个“革命样板戏”,轮着番地上演。除了能够引起我们共鸣的战争教学片《地道战》和《地雷战》。学工、学农、学兵,背“老三篇”、“毛主席语录”是家常便饭。高中毕业后,为了找一个“铁饭碗”,而“曲线救国”当了兵。在军队这个革命大熔炉里,虽说艰苦太多,但我总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契合点:修飞机、种辣椒收麦子,站岗放哨都占全了,不过最大的满足还是在中队当上了小文书,把自己的才干是发挥地淋漓尽致,如鱼得水,吹拉弹唱是样样都来……。四年兵役,曾先后夺得全团板报第一名,“第三战役”荣获全团方阵第一名,我是排头兵。 可能是天生的禀性使然,靠施舍而活不是我谋生的准则。为了坚强的活下去,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打造一片新天地。面对现实,我苦练基本功。仅仅只有一个多小时的功夫,我掌握了制作彩蛋的技巧,然而真正走进彩蛋这个天地,我花了近二年多的时间才真正掌握它的技术。当我第一件作品——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取得成功后,从此与工艺美术结下了一生为之魂牵梦绕的“梦”与“缘”。 2003年中秋节,一只外形非常漂亮、饱满的盐鸭蛋搁在我的碗里。一时兴起,找来刀具,居然没过几分钟,一只完整地被切开的蛋壳呈现在我的面前。一番折腾后,一只漂亮的彩蛋立马出现在我的手中。别说,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尝试,让我萌生了一个新的希望:制作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开发新的产品,走向市场。也正好符合了我的“花心”——与生俱来喜欢工艺制作的我正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多种工艺于一身——皇家彩蛋的设计与制作。由此开始了我又一个心路历程。 2004年3月,我应社区之约,报名参加了武汉市举办的首届社区手工艺展。第一次在邻里亮相,说真格的,心里总有着许多的忐忑与不安,当看到人们在展柜前争先恐后地你推我拥、伸长了脖子惊叹着眼前这精美、华贵的艺术品居然都是人们平常生活中并不在意的蛋壳制作出来的,羡慕的眼神流露无疑。心下想所付出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展览同时吸引来了省市电视台等各家新闻媒体相继对我作了专题的采访。一时间,我成了咱们大院里的“名人”。俗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自从咱在这院里有了这么点的小名气以后,门槛儿差点没被踩破,要求合作的、参观的、学艺的,还有要求送作品的……比比皆是。马不停蹄地应邀赶场子,虽说比平时辛苦了许多,可是从中获益无数,尤其是当看到自己的作品不仅为社会认可,而且还得到相应的回报,说实在的,此生足矣。 2004年国庆节,我报名参加了江滩“百位艺人手工艺展”。当看到人头攒动的江滩上,一天近五万多人的人流时,我不仅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而且感受到了这个行业的无限生机……。 2005年“五·一”期间,我被应邀组织武汉市百位民间艺人在龟山旅游景点开展开发、挖掘和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展示活动。其目的旨在可以为民间艺术家搭建一个能与百姓交流的平台;二来可以为民间艺术家提供一个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空间;三来也可以为龟山旅游公司开发旅游资源带来丰厚的利润。事实证明,七天下来仅门票收来为该公司成立历史之最,达到四十多万的进帐,远远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2009年被武汉市残联特聘为彩蛋工艺指导老师。同年5月,自费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1月,由武汉市残联组织的武汉市残疾人手工团队参加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作品获得浙江省政要及国内海外参观人士一致好评,并作为参展商被浙江电视台专访;将学生的作品带到现场拍卖,所得款项悉数交付给了学生,增强了他们学习手工的热情和信心,更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师生之谊。12月,被评为武汉市十大优秀残疾人创业明星之殊荣。 2010年11月,两件作品被选送参加首届中韩残疾人美术交流展,获得荣誉证书。 2010、2011年年末,分别加入到市残联手工团队参加了武汉市第九届、第十届创业赶集会序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2012年5月,参加由武汉市残联主办,珠光宝气学校协办的一期残疾人珠宝鉴定与加工培训班,获得证书。12月举办了一期在武昌区黄鹤楼街身障人手工培训班,历时十天,扩大了残疾人手工教学培训范围,带动了一些残疾人自主创业与就业的机会。 2013年3月29日在武汉晚报新闻版块得到了宣传与报导。 2013年05月参加了湖北电视台《农耕》节目秀。 2013年05月20日与武汉市残联合作办了一期武汉市残疾人手工培训班,并与6.20成立了武汉市残疾人手工商盟,加工制作对外销售残疾人手工艺品。 2013年7月14日将应东南电视台的邀请,北上到北京接受专访。 …………………………
活跃在网上网下的我, 不仅一直坚持从事残疾人和手工爱好者的教学(免费),并将自己这几年来的制作心得和经营理念与朋友们共享;与国内知名手工艺术大师交流、互动,加深了友谊,增进了信任,达到共羸的格局。 自己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学习进取、拓宽视野,加上自己严瑾的工作作风和追求精艺求精的原则,作品一直为全国有识之士收藏并订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省市残联及相关部门台前幕后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所做的种种努力更是让人感动。 作为残疾人手工的发展趋势着实令人鼓舞,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潜力惊人,更符合残疾人居家就能创业的条件。作为残疾人手工佼佼者的我,想要做大做强这一块市场,或许还要走上一段漫长、艰辛的路程……但我乐在其中! 读了“困驴的启示”后,我想到,我的经历不就像那只困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