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948|回复: 28

叶家山一墓发现19鼎12簋 为国内西周考古之最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3

主题

2157

帖子

2907

积分

中尉

SEO小白

Rank: 6Rank: 6

积分
2907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0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07月11日 08:35

位于湖北随州的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又有惊人发现,考古人员在同一墓葬中发掘出19件鼎和12件簋,数量超过周朝传统礼制中最高规格的“九鼎八簋”,为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墓葬中发现最多的鼎和簋。
截至10日,叶家山墓地第一大墓葬M111中,二层台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主要随葬品“见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现已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12件簋,共计19鼎12簋。经初步测算,圆鼎直径约为20公分,三件大镬鼎直径为35公分至45公分,分布明确,保存完好。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鼎和簋。
研究者通常认为,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在列鼎制度中,其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如此大量的随葬品显示出这位墓主人曾侯的地位相当显赫,但这并不与传统意义上‘九鼎八簋’的礼制相悖。”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九鼎八簋”属于周朝中期礼制最终形成以后的规制,而叶家山墓地主人使用鼎和簋的年代更早,可能是周朝礼制的草创阶段,当时还未形成严格的规制。
黄凤春称,目前这批珍贵文物还未完全出土,经过现场拍照和绘图之后,将其移至文物保护室做进一步研究。他初步判断,这批鼎上印有铭文,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墓主人身份,也为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3

主题

2157

帖子

2907

积分

中尉

SEO小白

Rank: 6Rank: 6

积分
2907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09: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首件西周彩绘铜壶出土
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群上周因为下雨停工三日后,目前,该墓地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昨天,晨报记者再次来到考古现场,发现墓地发掘工作已经恢复,又有不少重大发现,M111号大墓又发掘出方鼎、圆鼎等器物20件,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同时,全国首件西周彩绘铜壶已出土,大墓更显神秘。

20件鼎再次出土

昨天,记者在叶家山墓地发掘现场见到本次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他向记者讲述了恢复发掘后的基本情况。

黄凤春说,从5日开始下雨,连续三天都无法发掘,这对考古进程带来很大影响,8日天晴后,墓地很快就被晒干,发掘工作继续进行。

“又有新发现。”黄凤春说,M111号曾侯大墓又发掘出方鼎、圆鼎等器物20件,这是目前国内西周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大墓发现的最多的鼎,不过这是否是最后的数字还不能确定,随着向下继续发掘,很可能还会发现新的东西,因此,文物数字每天都会发生变化。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鼎均分布在M111号曾侯大墓二层台北面,鼎与鼎挨一起,为了避免文物遭太阳暴晒,所有未全部出土的文物均被黑色塑料布遮盖,部分已经出土的文物被送往随州市博物馆保管研究。

据黄凤春说,最大的圆鼎直径有45厘米,暂时没有发现铭文。

昨天,记者从考古现场获悉,本次考古发掘除发现了5件西周早期编钟,改写世界音乐史是最大收获,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彩绘青铜器,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首件西周彩绘铜器。

据黄凤春说,考古人员在叶家山西周墓第二大墓葬M28中向古墓核心棺木埋葬地挖掘时发现一件橄榄形铜壶,该铜壶高约40厘米,壶身没有铜器花纹的部分加绘了红色漆彩。

据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彩绘的铜器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对研究西周审美观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南方人不仅爱音乐,还爱绘画,并且还掌握了色彩的运用技术。

黄凤春说,这批标准性器物群丰富了西周年代学研究的实物资料库,为研究南方西周文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一块完整棺木漆皮出土

昨天,记者在随州叶家山西周大墓考古现场看到,M28号墓棺椁所在地已经挖了约2米深,预计还需要向下挖掘1米左右就能看到棺椁遗迹,而M111号墓棺椁位置才刚刚开挖。

据记者了解,考古人员从M28号墓出土罕见的西周棺木漆皮朱底黑色几何纹痕迹,这是国内首次发现西周棺木漆皮几何纹痕迹。

据现场文物抢救室的工作人员对带着泥土的棺木漆皮痕迹进行测量和保护处理后得出的数据,这块西周棺木漆皮几何纹痕迹长约50厘米,宽15厘米,色泽比较鲜艳,纹饰非常清晰。

据悉,木质漆皮痕迹保存非常困难,经历3000年的岁月还能保持如此完好。叶家山墓地半干旱土壤,这样的土质对棺木漆皮痕迹完整遗存有好处,此前国内挖掘的西周墓葬没有发现棺木漆痕。

据武汉大学副教授王少华说,他们在工地设立的数字考古研究所,可以根据这块完整的漆皮几何纹痕迹进行扫描,通过电脑三维制作,研究人员就可以还原3000年前这些曾侯下葬时使用的棺木,完全可以制作出当年一样的朱底黑色几何纹等大的棺木。

参与随州叶家山考古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该西周棺木漆皮痕迹的出土,为西周棺木复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大墓至少埋葬三位曾侯

3日,叶家山古墓发掘关键时期,各路考古专家就对该墓地主人身份有着各自的判断,大家一致认为叶家山墓主人身份高贵,是曾国国君。目前,经过专家们考证认为,叶家山墓至少葬有三位曾侯。可以确定的墓葬为M65号、M111号,可能为曾侯墓葬的为M28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分析说,以前考古发现燕国墓地和山西发现的晋国墓地均为燕侯和晋侯,这些墓地都是该国最高级别墓地,而他们墓室的规模都比M28、M111的要小,虽然,西周早期礼制还没有最终形成,但是,当时各国之间的联系还是较紧密的,这从叶家山墓地出土的马坑里有那么多马就能看出来,因此,各国之间对墓地的规模都有大致相仿的要求。

“铭文也有一定的表现。”李伯谦说,现在已经出土的铭文来看,比M28、M111号墓小的M65号墓出土了4件叫“曾侯谏”的青铜器,可以推测M65就是曾侯谏的墓。M28、M111号墓比M65墓大,墓主人应该级别至少是一样的,因此,基本确定叶家山大墓至少有三位曾侯,“不过最后还得看棺木处的情况来定。”

再挖三米就能揭开古墓秘密

目前,随州叶家山西周古墓发掘工作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工作人员正向最后的棺椁所在地挖掘。

据黄凤春说,现在离棺椁所在地还有3米,如果不下雨的话,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最后到达目的地,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见到尸骨,很可能还会发掘一些小的陪葬器物,看能否见到有铭文的器物,那将彻底揭开曾国古墓之谜。

“目前还不能确定墓主之间的关系。”黄凤春说,现在只是出土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文物,对研究西周的历史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墓主的身份,墓主之间的关系,这个还不能最后确定,这需要挖开棺椁处才能根据里面的铭文记载,尸骨的研究来确定,“耐心等,考古需要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394

主题

6547

帖子

8553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8553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7-11 09: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黄凤春说,现在离棺椁所在地还有3米,如果不下雨的话,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最后到达目的地,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见到尸骨,很可能还会发掘一些小的陪葬器物,看能否见到有铭文的器物,那将彻底揭开曾国古墓之谜。
闲云野鹤   古道情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9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QQ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3-7-11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又一创举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甘肃
精华
0

4

主题

224

帖子

36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66

IP属地:甘肃省兰州市

发表于 甘肃省兰州市 2013-7-11 10: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坑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15

帖子

3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7-11 1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鼎,牛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

主题

3708

帖子

3776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776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12: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牛了!!!!!!!!!!!!!!!!!!!!!!!!!!!!!!!!!{:soso_e116:}{:soso_e116:}{:soso_e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12: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恰恰证明了,曾侯不是姬姓,不受周礼的拘束!至于曾国的姬姓贵族,可能是周王室派住曾国的买办,类似于清代的江宁织造和苏州制造。虽然可以进入曾国的“领导班子”,但强龙难压地头蛇,曾国的统治权仍然属于其他氏族!
地理环境决定了随州的历史地位,由于当时东有大别桐柏藩篱、西有汉水云梦的阻隔,随枣走廊成为南铜北运的重要通道,也是南北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北由南襄盆地出方城直通中原,南由府澴河道直下江汉。这也是盘龙城、鲁台山遗址在灄口而不是汉口的原因!至于汉水的运输与开发是后来战国时期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6

主题

88

帖子

161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州编钟古乐之乡,人杰地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7-11 15: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商周时代,有一条从中原经南襄盆地、随枣走廊、涢澴灄水、直到江南的交通要道——夏路。夏路也许开辟于夏代,盛行于商周,就像一条扁担,黄陂是夏路的南头,方城是夏路的北头,而随州正是挑起扁担的肩膀。南北方的资源、文化通过这条道路流通、融汇!武丁南征、昭王南征,是中原集团纠集起来,合伙南下的“武装赶集”行为!汉东一带的历史遗存,出土器物,因叶家山的发现而“活”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