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发展到今天,种种好处世人皆知。好处最实惠的是,不用动嘴,只要会上网,你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所动,均可以通过鼠标导引传达。而坏的一面是,传达出来的语言五花八,有的还前言不搭后语。如用谐音改装的文字:“你泻(现)在这儿干神马(什么)”“木有干神马(什么),我在找银(人)”。对这种快捷和快餐式的别扭表达方式,我在群内提出:“没有经过大脑过滤的文字,不要发出来”的倡议。
我在我写的《我想听你自己的声音》一文中阐述过这样一种观点:“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强大和充实,就看他在表达语言的过程中,是否动用了的自己的感性能量,是否动用了自己的感知能量。”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说的深刻含义。我问友们:“谁能理解我的上述含义?”竟无一人“叫板”。平时叽叽喳喳,貌似演说家。到了真正临场发言时(还不是真人面对面),却哑口无言。我说,该发言时,就要好好发言,就要用你“过脑”了的语言说话,而不是引用,粘贴,复制别人的语言。那些惯爱“引用,粘贴,复制”别人的语言表述观点的人,就象是男人和女人,没有生育能力,要向外借精借腹,即便生下的孩子再聪明,再美丽,但终究不是两人合成的一样。而且,其中还失去了两性交欢的天伦之乐(创造的快乐)。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倘若是强大和充实,他会鄙视那些只会引用别人的语言,而又不会创造自已的语言的人。引用别人的语言,只能证明自己语言的无能和精神的萎靡。如果你表述的观点不入流,哪怕是错误的,这没关系。就是怕你在表述的思路和语言的过程中,发生紊乱和歧义。或者言不由衷,词不达意,意不达人。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提倡尽可能做到表述的逻辑的连贯性,尽可能做到表述的语言的清晰性。一个人连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你如何阐述自已的观点,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已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观点。
大多数人不是在表达,而是瞎扯。他们以为语言可以如橡皮筋一样的,随意拉扯揉搓。错了,大错。语言的本身就含有内在的逻辑性,当你拉扯揉搓时,它会变得面目可憎,甚而面目全非。如“我吃饭”,不可拉扯揉搓成“饭吃我”,或“吃饭我”。平时扯惯了,临到正而巴经发言时,又理屈词穷。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又不是他自个的。明知自已表达有缺陷,却不愿躬身好学,好问。自己走入了表达的歧途,也把别人带入了表达的歧路。
因此,我提倡在表达语言时,最好经过大脑消毒和过滤后再放出来。这不仅是为自己好,也为别人好。我在群说过,我们要让群里的聊天变成一种文化,变成让时间老人可以触摸到的文字,让无聊的光阴通过流畅的语言文字,变得有价值。有人说,在网上说话没必要那么认真,都是虚的。我说,我要看看你拿实的出来。回答者说,俺木有!你连一个思想的面包都拿不出来,何以让人解馋?
15:16 2013-7-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