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理鸣 于 2013-8-4 10:16 编辑
葡萄流蜜懂得情
七月流火,正是蔡甸洪北葡萄流蜜的时节。 也许是连续组织梁子湖蓝莓节、采菱节的劳累,也许是取经心切,我深得谷未黄先生的厚爱,作为鄂州文坛的特邀嘉宾,有幸参加了知音故里(蔡甸)首届葡萄节。 我带着惬意轻松的心情,同平儿和阿林子一家人踏上驶往蔡甸的“采摘葡萄”之旅,寻找忙碌一月后那份闲暇心境。坐着“三陪先生”(对阿林子老公的戏称)开的车,我们一同分享着窗外的美景,畅谈着大自然赋予的景致,心旷神怡,久违了这闲情逸致。 九真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看林木葱茏、听鸟唱蝉鸣、品山野风味、游连理湖畔,乐享自然之趣;住宿在一幢幢藏匿于绿树丛中别墅式的旅馆,凉风习习,僻静幽雅,犹如进入世外桃源,尽扫心灵的疲惫。 在来之前,我从网上百度了九真山风景区,得知九真山并不高,原名五藏山,人称小武当。相传很早以前,山顶上盘距着一条乌龙,常吞食牲畜,糟蹋庄稼,百姓对它又恨又怕。一天,九个仙女打此经过,见这里山林幽静,山顶有一眼清泉,泉周围平坦如镜,于是就在泉边设坛诵经。乌龙见有人打搅了它的清静,就绕着山项盘旋,兴风作雨,欲将仙女们吞进肚里。这时,有一仙女拾起一块石头,向空中一掷,一下就把乌龙击落泉中,镇在水底。从此,这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为感激九仙女降服恶龙之恩,百姓就将此山改名九真山。今天,我身临其境,被九真山植被繁茂、沟壑纵横、山泉潺潺、鸟语花香的景色所迷,被这充满神话传说的故事所感。梁子湖畔的龙山与九真山有相似的景致与传说,但一看九真山的停车场、道路,旅馆和亭台轩榭等旅游设施,九真山风景区是阳春白雪,龙山风景区却是下里巴人。我作为梁子湖的一个草根文化人,深有愧疚,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紧迫感。 我们一行安顿好行李后来到餐厅。新朋老友相聚,不论是熟悉还是陌生的,都有那种“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觉,握手、拥抱,喜笑颜开。大家围坐在桌旁,交流着,拍照着,调侃着,好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惬意。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送上二大盘像水晶、像翡翠、像玛瑙、像玉珠似的葡萄放在桌上。平儿与我同桌,首先拣起一粒葡萄吃,没见吐皮,她就连声叫道“好吃、好吃,没有籽,你们快吃!”我赶忙抓起一粒,往嘴里一送,轻轻一咬,顿时,一股蜜糖般的甜汁浸透我的心肺,舒服极了。我吃过很多葡萄,但从没有今天的葡萄好吃,嘴里久久回味着一股又香又甜的滋味。就这样,我们边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边谈论着,其乐融融。 第二天吃过早餐后,我们带着九真山风景区《葡萄诗朗诵会》的音韵,带着诗会上品尝葡萄酸甜爽口的清香,带着急于去葡萄园品尝亲手采摘葡萄的渴望,乘车去蔡甸区洪北乡老河村参加葡萄采摘节开园仪式。 当汽车进入老河村时,远远望去,只见一马平川的田野上,水泥柱一行行,一列列,整整齐齐,像极了列队迎检的士兵。沿途的彩旗和条幅夹道欢迎,似乎在热风中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车子离葡萄园越来越近,节会的活动越来越浓,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一条乡间水泥路上,一辆辆前来参加葡萄节的小轿车鱼贯地停在路旁,排成了一条长龙。采摘画前,人声鼎沸;主会场中,红色拱门像一道彩虹悬挂在高空。热情的老河村民,敲起了腰鼓,跳起了舞蹈,迎接前来参加采摘节的宾客,尽情挥洒着葡萄丰收后的喜悦。绵延着数百米的葡萄长廊,藤架荫翳,葡萄流蜜,人头攒动。藤稔、黑珍珠、黑色甜菜、巨玫瑰、醉金香等三十多个品种的葡萄,千姿百态,色彩纷呈,供游客品尝;现场出售的葡萄,由原价30元一斤,优惠到只要8元钱一斤,任人选购。 在简短的开园仪式和发奖仪式后,最有趣的是葡萄赛事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林子与三陪以网友身份上台答题。六张卡片上写着不同的词语,由主持人举着,三陪看词语表演,阿林子看表演猜答词语。“葡萄”、“游泳”这些词语,在三陪一举手一投足间,阿林子都能心领神会地说出;就连“脱衣服”、“闻鸡起舞”这么难的词语,在三陪惟妙惟肖的表演中,阿林子毫不迟疑的回答正确。他们准确无误的回答,引起了主持人的怀疑:“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网友?”我和平儿也在台下庆幸没上台去参加赛事活动,更赞叹这对梁子岛上神仙眷侣的相濡以沬,相互的懂得。我从他们身上诠释到了——懂得。原来,懂得,是灵犀,是付出,是心与心的相依取暖,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它源于爱,始于情! 懂得,才会有收获。 葡萄节我看到了:洪北乡老河村是懂得的——七赴潜江请专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葡萄园主王茂松是懂得的——葡萄节上唱旅游,以游促销,以销创收;知音故里是懂得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旅游广为传播,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 我在疲于忙碌的倦意中,也是否懂得去摘下一粒洪北葡萄,轻抿一口,润下眼、润下心、润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