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本报通讯员 向能来 记者 吴高斌)“水到了,水到了,中稻有救了!”8月2日晚8时,清澈的库水从新疏通的渠道欢畅地流向农田,阳新县浮屠镇茶铺村农妇尹玉竹,第一个把喜讯传给乡亲们。
茶铺畈是阳新县的“粮仓”之一。由于持续高温无雨,使茶铺畈3000亩中稻受旱。这里的农田要得到灌溉,必须从两里外的蔡清堍水库引水。
从蔡清堍水库至茶铺畈的“蔡清渠道”,兴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由于年久失修,泥土淤塞,渠道两岸被农户栽上白杨树。3500米的“救命渠”成为“死渠”。
旱情就是命令。
8月1日早晨,浮屠镇党委书记马哲强,来到蔡清渠道现场办公,与汪佐、茶铺、下汪、太泉4个村的负责人一起,研究打通这条“救命渠”的方案和措施。当即成立了指挥部,由镇党委委员杨赞担任指挥长,4个村党支部书记为副指挥长,组建“党员突击队”,昼夜作战,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蔡清渠,引库水浇灌农田。
上午8时,茶铺村党支部书记柯于友带来了2台挖土机,从渠道两头开始掘进;汪佐村主任汪祖华带领10名青年民兵,自备铁锹、洋镐,开始了清淤挖泥劳动;汪佐村蔡清堍组61岁的农民蔡召发等25户农民,主动砍伐自己栽种的白杨树,为修复水渠让路……
上汪、太泉等村的农民积极做好后勤保障,有的为民工送水,有的送西瓜、绿豆汤,有的做好饭菜送到工地……
经过两天一夜的艰苦奋战,蔡清渠道终于疏通了。蔡清堍水库的水经过“蔡清渠”流入茶铺畈,干得发裂的稻田久旱逢“甘霖”,3000亩中稻得救了。镇村两级共投工120个,投资16万元,完成土石方8000立方米,砍伐树木300棵,拆除低矮棚舍13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