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窗口“转作风”能有多快?记者1日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二楼办事大厅看到,13个服务窗口在领导检查到来的半分钟内全部开放,而此前只有4个窗口在办理业务。 记者于1日14时30分在一楼领到两张排队序号,进入二楼开始正式办理前的排队阶段。紧排在记者之后的十余位则被告知,今天的号已经发完,须明日再来。办事大厅里,已经有数十人在等候,办理进度十分缓慢。记者发现,一个接一个连续办理业务的,只有4个窗口。 近1个小时后,缓慢的办事进度瞬间有了“神一般的提升”。15时25分,一位穿白色警服的领导在一群穿蓝色警服的人陪同下进入办事大厅,边走边查看室内各种设施。不到半分钟,13个窗口里都坐上了人,叫号的速度明显加快。(08月03日来源《文汇报》) 这条新闻再一次验证了一个事实:不管怎样的难题,领导出面就迎刃而解,不管怎样的顽症,领导来了就手到病除,不管怎样的疲沓,领导到了就秒转作风。你看领导没来之前 ,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二楼办事大厅里,13个窗口只有四个窗口在办理业务,而且办事的序号早早就发完了。但是领导一来,就象玩魔术、变戏法一样,眨眼之间什么都变了。“不到半分钟,13个窗口里都坐上了人,叫号的速度明显加快。”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领导并不是要来办事,仅仅只是来察看一下,了解一下,而真正要办事的都是那些在大厅里排队的群众。但再多办事的的群众也不如领导察看一下。让人感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设置这个办事大厅不是为了要给群众办事,纯粹是为了好“演戏”给领导观看。只是办事的群众是常客,“看戏”的领导是稀客。而办事的群众总是这里感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看戏”的领导则看到这里是来的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是微笑服务、高效办事。 这只能说明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经是主仆颠倒、角色错位。他们认为对群众是可以怠慢的,是可以无视的。而对领导则必须是恭敬的,是仰望的。因为群众来这里办事即使是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除了抱怨、除了骂娘外(骂娘还只能在背后、在角落处悄悄地、小声地骂两声,否则可能会被“依法处理”)对办事机关、办事人员一点也奈何不了,就是怨气冲天也丝毫不影响那些人的前程、收入、心情。而领导如果遇上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那后果就很严重,就有可能是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哪怕心中再不情愿,哪怕情绪再反感,领导来了也要打起精神好好表演一番,认认真真地演好,要把那一套如何爱民、便民、如何满腔热情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要把群众当主人、把办事者当上帝的场景演绎出来,要满面含笑地做到“来的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要快捷高效地服务好群众,这样就会给领导留下“一心为民,热情服务”的好印象,领导一高兴,好运接着来,官员有可能加官晋爵,机构有可能财源滚滚。 按说,所有的政府机构都是给人民办事,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构的所有人员都是拿纳税人提供的俸禄,理应尽心竭力地给群众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而求其次,不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不说要把群众当主人,当上帝,对每一个前来办事的人都做到心有热情脸有笑。但是,拿一天的工资,尽一天的责任,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认认真真、保质保量地给群众办事应该是做得到啊。但是,现实却总是与常识相悖,事情总是与规则相反。象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之类的单位总断不了根,他们就象从《镜花缘》中“双面国”里来的人一样,对领导与对群众是两付完全不同的面孔。群众办事给冷脸,领导来了窗口全开。在给群众办事时总是放不下架子、提不起精神,千推万阻。而给领导“表演”时,又总是精神百倍,笑靥如花,思路开阔,手脚敏捷,廉洁高效。这种现象说到底就是严重脱离群众的“四风”表现。 要从根本上根除这种现象,让现实回归于常识,让事情返回到规则,就必须按照常识办事,按照规则运行,把对政府机关、政府官员的评判权、表决权交给群众,群众不满意的机关就让其关门,群众不满意的官员就让其下课,这样,这种领导来了“秒转作风”的现象才有可能绝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