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 2010年1月23日星期六, 大巧若拙《辞源》解释为:真正聪明的人不自骄自夸,表面上好像很笨拙。出自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即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伪异端,故为拙也。 大拙是一种境界。 强者最弱,弱者最强。水是最柔弱的了,可是却可以日久穿石;刘邦在鸿门宴以他的柔弱为他的强大作了准备,最终取得了天下。韩信只知大巧而不知大拙最后被吕后诱杀。张良悟得大拙而免遭鸟工藏兔狗烹的厄运颐养天年;杨修只懂大巧却惹来杀身之祸。司马迁用他的大拙换取的是流芳千古的《史记》。。。。。。历史上有大拙境界的例子不甚枚举。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位年轻人一天来的一座寺院向主持诉苦说:我一心一意想学画画,可至今还未找到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 住持笑笑问:你走南闯北了十几年,真的没找到满意的老师?年轻人深深叹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见过他们的画作,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住持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画画,但也颇爱收集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说着便吩咐一个小沙弥取来笔墨砚和宣纸。 住持要求年轻人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自信地很快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 住持看着画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很好,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何以如此糊涂,茶杯在上,茶壶在下茶壶里的水如何能倒进茶杯呢?。 住持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画画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能和经验。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大悟。 明智之人不会夸张或是炫耀,只会以实力让人信服。反而凡事总觉得自己最好,若不是太过自大,就是太过自卑! 大音无声,大象无形。有形之象似巧实拙,贪图一时的痛快与眼前的实际利益只不过是世人的小聪明而已。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计较人世间的得失,以大忍之心善待天下所有的众生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表现。 “大巧若拙”是大智慧,是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