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少尉
 
- 积分
- 1389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3-8-20 20: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汤面 于 2013-8-20 20:57 编辑
小时候随大人一起上水利工地,边玩边等候食堂送来的"炖饭"和炖白菜,缺吃少穿的年代,那香甜的滋味至今记得。那个时候每年冬春,村里的人都集中做水利工,各类水利设施都可以整旧如新。到了农忙时节,村里的大抽水机可将水直接灌溉到农田的每个角落,我们也高兴得在抽水机水管前洗澡、冲凉,等候水塘、渠道的水抽干后下水摸鱼。汉北河是这样挖出来的,杨林的杨八渠、四场支渠、谌桥河以及所有引汉灌区的干支渠都是这样挖出来的。长大后,有幸参加了两年的冬季水利工,加宽培高胡市庄湾段面的汉北河堤,那种集体干水利工的情景记忆尤新。现在,多年没有冬季水利工的事了,农田水利都指望政府拨款来搞建设,缺少了大众参与,这水利建设始终跟不上需求。是历史原因还是制度问题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