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71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人民網>>湖北頻道
丹江口丁家營鎮書記張吉來:移民是我最大的牽挂
2013年08月30日10:23 來源:湖北日報
圖為:張吉來(右)與移民談心。
20日,丹江口市丁家營鎮黨委書記張吉來像平常那樣,清早起床察看移民新村的蔬菜基地﹔上午,去移民新村便民服務大廳,研究優化便民代理服務﹔下午,去鎮工業園調查移民就業情況。晚上,去鎮福利院陪伴移民老人,回家時已是深夜……
3年來,張吉來每天都是這樣圍繞移民而緊張忙碌著。移民的安置和生產、生活,是他心中最大的牽挂。
“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我就做一百次!”
按國家計劃,丁家營鎮需移民搬遷安置5000多人,是移民任務最重的鄉鎮之一。移民工作啟動后,張吉來馬不停蹄地工作。白天挨家挨戶宣傳政策,交心談心,向大家講解“舍小家、為國家,早搬遷早發展早致富”的道理﹔晚上召集干部開移民工作推進會,研究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
二道河村移民陳志檢,拒絕搬遷,並多次帶頭阻撓移民干部工作。張吉來深深理解移民故土難離的想法,他站在移民角度想問題,先后六次進村,四次走進陳志檢家中。“做移民親人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我就做一百次!”張吉來的嗓子已經說得嘶啞了,仍然堅持耐心講解國家對移民的扶持政策,幫他算經濟賬,直到陳志檢心悅誠服,帶頭搬遷。
2010年11月初,二道河村移民外遷家具、貨物裝車。夜晚的水庫邊寒風凜冽。張吉來克服腎結石疼痛,在水邊忍凍挨餓,徹夜奮戰,指揮貨物裝車。二組村民老陳因工作人員夜晚裝車遲緩,便厲聲責罵,拒絕外遷。張吉來忍住疼痛和委屈,一邊悉心寬慰老陳,一邊帶領10多人幫忙裝車。天亮了,老陳的物品一件不損、一件不少地裝上大貨車,老陳拉著張吉來的手聲聲道謝、連連致歉。
搬遷攻堅900多天,張吉來顧不得陪伴家人,顧不得照顧年邁的父母,沒休息一天,沒吃過一頓熱乎飯,沒睡過一夜囫圇覺。在山村裡,餓了嚼口方便面,渴了就近在溝渠喝口水,困了就地打個盹。
2010年11月,全鎮3080名外遷移民順利遷入天門市多寶鎮安家落戶。2011年10月,全鎮2029名內安移民搬遷入住新房。
因圓滿完成移民搬遷任務,2011年,丁家營鎮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榮記二等功。201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張吉來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多去移民家看面桶、觀米缸、摸被褥、問冷暖”
怎麼讓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張吉來一直在思考。
移民遷走后收歸集體的數萬畝荒山、河灘,為鎮裡壯大工業園區提供了可能。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百裡工業走廊”的思路,丁家營鎮平整土地建成6500畝的丹江口市中小企業創業園。
張吉來四處招商,去年引進生物纖維、生物固氮菌復合肥等兩個項目,總投資3.7億元。截至今年8月,工業園區已安置移民就業800多人,幫他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脫貧致富。
為了解決移民貧困戶的生活困難,張吉來組織開展“1+1”扶貧濟困活動,要求全鎮干部每人與一戶特困家庭結對子,並確定每年1月10日為全鎮的“愛心日”,要求鎮裡的干部們“多去移民家看面桶、觀米缸、摸被褥、問冷暖”。
二道河村孤寡老人姜家勝今年87歲。移民搬遷時,老人搬東西不方便,張吉來聞訊后上門肩扛手提幫著搬。為了照顧好老人,張吉來把老人安置在鎮福利院,每周都要到福利院陪伴他,與老人聊天,聽他講往事。逢過節和老人生日,張吉來總要給老人送來他愛喝的白酒和噴香的烤鴨。每隔一段時間,張吉來再忙都要托人幫老人洗頭、洗澡、剪指甲,把老人家收拾得干干淨淨。去年春節,張書記為老人買來一件嶄新的羽絨服幫他換上,老人高興得像小孩過年穿新衣一樣,逢人便說:“這是張書記給買的,我一生孤寡無子,有了張書記,我就有了兒子啦!”(記者 楊宏斌 通訊員 周玉娟 孫玉)
分享到: 0(責編:陳宇昕、周俊娟)
26分钟前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