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阳新番鸭”,他“养”出金奖和国家专利
分享到新浪微博
这种家禽的学名叫番鸭,原产于南美洲,也叫巴巴里鸭。
分享到新浪微博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记者 姚昭 文/摄)在阳新,有一种独特的本地家禽,大家平常念作“TUN”,像鹅又像鸭,吃起来味道鲜美,也很滋补。其实这种家禽的学名叫番鸭,原产于南美洲,也叫巴巴里鸭。
经过长时间的钻研琢磨,大冶创业青年石金雷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养殖技术,可以让番鸭去腥增鲜。去年,该产品在全国博览会荣获金奖。近日,他刚刚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其养殖技术授予的发明专利权通知书。
年产上万只 养出特别的“阳新番鸭”
今年35岁的石金雷,是大冶大箕铺镇石家堍村龙塘湾人。龙塘湾位于龙角山麓,这里山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早年,他曾在外地打工,2011年响应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他回乡养兔子、土鸡等。第二年,他发现阳新番鸭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增加养殖番鸭。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12年,由于资金的限制,他无法扩大养殖规模,也对自身的产品没有信心,正准备放弃创业。可是家里的番鸭怎么处理呢?他找到一个小商贩,以几元的低价将大部分番鸭卖给了对方,剩余的小部分他就送给亲朋好友做了人情。
“你养的‘TUN’(■)吃起来好鲜啊,跟我以前吃的都不一样,有什么秘诀?”过了两天,一个朋友吃过他送的番鸭,意犹未尽地说了这番话。石金雷这才心生疑惑,难道我的番鸭真跟其他人养的不一样?于是,他从市面上买来一只番鸭,然后再选了一只自养的番鸭。用同样的方法,将两只番鸭都炖成了汤,然后把亲朋好友都请来品尝比较,大家都说他家的番鸭汤味道更鲜,而且一点都不腥。
发现区别之后,石金雷立马从商贩那里要回了自己的番鸭,开始琢磨钻研其中的诀窍。经过长期观察和苦心研究,他终于找到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养殖技巧。
虽然养殖业需要大量投入,但是独有的番鸭养殖技术让他重燃信心。番鸭的养殖数量,从几百只发展到了上千只,如今每批都能养到2000只,一年可以出栏好几批,年产量达到了上万只。
农博会上摘金奖 已申报国家专利
2012年底,石金雷通过归纳总结,将自己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国家发明专利申报。同时,去年年底,他的金雷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还代表大冶市参加了为期4天的第十二屆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农博会由上海市农学会等单位主办,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000家企业参展。金雷绿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会上大出风头,他们采用原始工艺制作的鸭汤十分抢手,许多观众品尝过后,评价说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没有任何腥味。最终,“金雷番鸭”被组委会评定为本届农博会家禽类金奖,这也是我市农产品在本届博览会荣获的唯一金奖。
他期待有人合作 打造品牌闯市场
苦心钻研的技术,得到了认可,石金雷非常欣慰。但是,光有名声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创业者,他迫切想要的还是将“金雷番鸭”推到市场中去,接受更多消费者的检验。
“现在我的汤馆,已经入驻了大冶一家酒店,反响还不错。”石金雷打算通过两种方式打开市场,打造品牌。一方面,依托酒店开番鸭汤馆;另一方面,他想开连锁专卖店,专门销售番鸭活禽。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要打开市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三年的养殖事业,他通过个人积蓄和民间借贷的方式,前后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因此,他想通过本报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共同打造本地番鸭产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