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92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
又是一年秋收时,我的家乡潜江,金黄的稻谷,银白的棉花嗮满了屋前屋后,有的还嗮到了公路上。面对这沉甸甸的收获农民的脸上却难见笑容。原来今年夏天持续的干旱,使得粮棉作物减产不少,欠收的同时市场的收购价也比去年降了一些。减产又降价,农民心里苦不堪言。虽说国家中稻保护价每斤1,35元。可是我的周围大多数农户不知道哪里收保护价的粮食,更没有农民卖过保护价。都是直接卖给粮贩子了,价格只有每斤1,25元。为什么农民要舍高就低,甘心贱卖呢。现在的收购市场,贩子与收购点的工作人员都有利益链,就好像医药代表与医院的关系。散户与贩子的待遇有天壤之别。我们组有一农户拉了一车棉花到采购站卖每斤3,80,第二天贩子在家门口收每斤3,85,令他后悔不已。国家粮食保护价的政策本是保障种田农民的利益的,这笔资金又有多少农民享受到了,又进了谁的腰包。最低保护价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摇钱树。谷贱伤农,当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步步降低,必然推高农产品的价格,所有人都要为此埋单。农业的平稳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