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059|回复: 11

[吴风楚韵] “堵个”是上古音的保留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3-10-8 1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堵个,是个颇有黄梅特色的方言口语词汇。只要会说“堵个”的、会用“堵个”词汇的,肯定他是黄梅人,或在黄梅生活过的人无疑。堵个,意即这,这个,这样。这个,为什么说成“堵个”呢?

1。这
这,繁体字为“這”。普通话读:zhè ㄓㄜˋ。方言口语读:zhèi ㄓㄟˋ。近似“这一”二字的连读合音。但此属文读音。

黄梅民间口语“这”的白读音多种多样:
“堵(通行)”、“队”(下乡)、“戴”(上乡),
与九江近的小池,读“跌”,
总之,“这”在黄梅读舌尖音D声。
这里、这些、这个、这样、这小孩、这些人,
分别读成:
“戴滴”“堵点奈”“队个”“堵个”“跌个小板奈”“代班人摞斯”。
老话、土话或叫白读音,
它与普通话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2。這
《广韵》鱼变切《集韵》牛堰切,音彥。
《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礼有掌讶,主迎。訝古作這。
毛晃曰:凡称此个为者个,俗多攺用這字。這乃迎也。
段玉裁曰:凡俗语云者个,者般,者回皆取別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迎這之這代之。
者有“这,此”意(多用在古诗词曲中):
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 王衍《醉妆词》
原来,“这”的本字是“者”。

3。者
“者”字,上古音读“堵”。
中古时才读“者”
请看 与“者”相关的字:
“睹”“堵”“赌”“都”“阇”“覩”“暏”“帾”“猪(古音杜)”,
还有“醏”和“琽”等大多念“du”。

现代“者”读zhe,属知母,
它是中古音的一个声母,
与端母互补,端母和知母偶有相混现象,
因此知母与端母的分化应该较晚。
按一般的说法,知母zh在上古与端母d同类。
在中古时期,知zh从端d中分化出来。

但在黄梅局部语音环境里,
作“这”用的代词“者(音堵)”,
拒绝分化读“者zhe”!
继续顽强地保持端母d声,
保留读“堵”,一直至今。
一如当今黄梅语境的“晓得”,
拒绝同化为普通话的“知道”,
仍然顽强地保持“晓得”这一说法。

黄梅读:这点(堵点奈);这回(代回);这般(队般);者流(代班人摞数);
这番(戴回;队巡);这里(代里);这个(堵个);这边(对边);
这小孩(跌个小板奈)
均是保留“者”的上古读音,堵。
“堵”应为正音,其它“戴、代、队、跌”为音变。
英语不定冠词这,the,音同“堵”。
下乡:咳的尿直浠=咳的尿者浠,者通这。
上乡:咳的尿的浠=咳的尿堵浠,堵通者,通这。

4.
南北朝时,此音仍在使用。
 “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

时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
其妻故将铜钱堆绕床前,夷甫晨起,
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言。
黄梅口语“堵个东西”与“阿堵物”用法及义项乃一脉相承。
此处“阿”发轻音或不发声。
 物,指东西。黄梅今尚有谜语:
 一个物奈三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牙刷)
后,“阿堵物”成了“钱”的代名词。
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乃有主人家。
 (张耒《和春咎》诗之二 )

再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者”按黄梅方言读“堵”,
此诗便全部押韵了,更加朗朗上口。
知我堵,谓我心忧,不知我堵,谓我何求?

5。
它在方言口语里的另一保留形式是“多”。也是作指示代词用。
多冷、多热、多高奈、多满奈(加奈者可以用手比划)
意为这么冷、这么热、这么高、这么长
普通话与之相近的是形容词:
多么冷、多么热、多么高、多么长。。。

6。
同理,站倒、坐倒、掐倒、脚翘倒、香烟衔倒、眼睛横倒、电扇开倒、头一昂倒。。。等等,
诸“倒”,皆为“着”字的上古音,在黄梅乡间的保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910

主题

9066

帖子

9906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9906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0-8 12:3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读古点儿!古点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3-10-8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凤鸣 发表于 2013-10-8 12:38
我们是读古点儿!古点大!

武穴发“古”音。
浠水发“个”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也是作指示代词。意这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61

帖子

8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8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3-10-9 23: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这个是残留的早期中古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

主题

48

帖子

7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10-15 17: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话属于中原雅音南移的过渡地带。自然保留了许多在广东地区和闽南语中一些词语发言。
如上午,我们说上昼。昼就是昼夜的昼,白天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111

主题

3852

帖子

4719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719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2013-10-15 17: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表于 2013-10-15 17:38
黄梅话属于中原雅音南移的过渡地带。自然保留了许多在广东地区和闽南语中一些词语发言。
如上午,我们说上 ...

又来个新人 ??欢迎
平凡才真实,平淡才久远!诚对朋友,善待自己 !!   往事如烟,顺其自然!做真实的自己,不轻易去改变!!    宁静致远    淡泊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15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587

IP属地:广西南宁市

发表于 广西南宁市 2013-10-15 2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 也觉得 黄梅话  保留了 好多古语  很多发音与 粤语近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2

主题

48

帖子

76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7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3-10-16 10: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于 2013-10-16 10:08 编辑
hanbing11 发表于 2013-10-15 20:21
曾经 也觉得 黄梅话  保留了 好多古语  很多发音与 粤语近似


是的。我的新来的,上乡人。

再举一例:我们在广东经常听到关心人的一句话:“小心点啊”,广东话是说“hao sen dian di la~~”,黄梅话说的是“hao sen dian dae sae~”二者唯一的区别在于后面的语气助词(di la & dae sae)。

不过,我们现在的方言受普通话影响太严重了。好多字并没有遵循古音规律。小 xiao这个音在小心这里发古音意外,其他场合都是 普通话的说法了。粤语则严格的多。基本都是xi这个音发he。

又如:家婆(ga po)外婆的意思。与粤语同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0

4

主题

61

帖子

8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82

IP属地:河北省保定市

发表于 河北省保定市 2013-11-2 18: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表于 2013-10-16 10:05
是的。我的新来的,上乡人。

再举一例:我们在广东经常听到关心人的一句话:“小心点啊”,广东话是说“h ...

那是屬於中古見係三等字 粵語是聲母保留不顎化 可惜,介音丟失的一蹋糊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天津
精华
0

4

主题

61

帖子

8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82

IP属地:天津市

发表于 天津市 2013-11-2 18: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发表于 2013-10-16 10:05
是的。我的新来的,上乡人。

再举一例:我们在广东经常听到关心人的一句话:“小心点啊”,广东话是说“h ...

其實呢 我們的方言來自於明朝普通話和客幹語的後代,而贛語和粵語本來就相似點很多,明朝普通話又是江淮官話.所以相似很正常,把黃梅方言歸入江淮官話是有道理的,所以你們還會發現黃梅方言同江蘇安徽一帶也有相似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