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2
中尉
 
- 积分
-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
农村大集体时做生活,上、下午中间各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以敲钟为号,黄梅乡俗名曰歇伙、歇虎。亦称之为歇期。因有的生产队以扯旗为信,所以有的写为歇旗。还有的地方叫做歇浪(浪衣裳的浪,借音)。还有俗称敲铁(悬铁代钟)、扯旗、歇伙、歇期、歇浪为休息。
《左传》宣十二《传》曰“得臣犹在,尤未歇也”。
《说文》歇,息也。从欠,曷声。许谒切。黄梅上乡说“歇核尼”,音若“嘿”。许,古音有“虎”。《水浒传》。
愒,息也。从心,曷声。去例切。音若K.
愒别作憩也。《尔雅》憩,息也。
是故歇期、歇旗应写为歇憩、歇愒也。
歇,古在曷部。许竭切。亦应有音若曷。
《说文》曷,何也,从曰,匃声。胡葛切。
于戏=呜呼,糊弄=戏弄。戏有呼音。
欢呼,本为欢喜,喜有呼音。
获悉,悉有获音。
地上哈是水,悉数是水,全部是水。
方言“悉”转“哈”音。松下问童子先生说,“哈”是“咸”音变,“咸来问讯”。我猜,另一来源是“悉”。
又如扶老携幼,携,提意,悬持也。方音读若西,老一辈读若核。
这伢儿将好重,我携(核)不动渠。
携,方言古音又读若给gei.
携(给)一提篮鱼母舅屋去。
若驷之过隙。——《礼记·三年问》
隙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过隙,过一隙,过一气奈,过一会,过一核奈,
过一隙,方言又说,过一哈奈。隙有核音。上乡叫过一隙(核)奈。
歇息,故推息似亦有上古音若“核”“喝”。
缝隙之隙,俗语也叫哈口。如棉花桃晒哈了、哈了口奈。哈、呼音转。
关系,粤语叫关嘿,系音胡计切。
呼吸二字,古音吸同呼,一进一出后分之。
息有呼音。
然则,歇伙、歇虎似应写为歇息。
歇浪一般写歇(日+良),借凉衣服的(日+良)。
推测之想,不知当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