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很多餐厅、商场、厕所等公用场所的洗手间里提供了免费洗手液,方便之余也让人产生疑问:这些免费洗手液使用起来放心吗?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大冶市多家商场、超市及餐饮店,发现很多商家的洗手间都有提供免费洗手液。经调查发现,洗手液多为散装货、掺水二次勾兑。
现象:公共场所洗手液乱象多
在新冶大道上一家快餐店内,洗手间的洗手池旁摆放一个红色的洗手液瓶,上面写着“洁净、健康”字样,里面只有不到十毫升的白色液体,拿起来摇晃,像水般清澈。记者压出部分液体到手上,闻不出什么味道,用水冲洗只有少数泡沫,感觉跟用清水洗没多大区别。“每天那么多顾客使用,为了节约成本,洗手液是兑了水再灌到瓶子里去的,平时都这样做。”卫生间一名清洁员说。
而在一KTV场所里,记者看到洗手间内放着洗手液的瓶子。瓶身表面字体已模糊了,单从瓶身看不出生产日期,挤出后是透明液体,揉搓后散发出浓烈的香味,洗完后感觉皮肤比较干涩。“闻起来怪怪的,感觉不像真的。”刚从k歌房出来的市民王小姐表示,洗手常常是用清水简单冲一下,不敢用这里的洗手液。
调查:多为散装货、掺水二次勾兑
洗手液换液不换瓶,那换进去的到底是什么呢?一清洁工向记者透露,店里的洗手液、洗涤剂都是桶装购买的,用完了就加进去,要货的时候有小厂家送货上门,桶上一般没有什么商标之类的。
“我们也不知道这些洗手液来自哪里,每次都是看到洗手液快不够了,就去仓库领袋装的洗手液分装灌入”,一商场的保洁员阿姨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来到北门路附近的散装洗涤用品店,老板称,便宜的散装洗手液,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按斤卖。“买回去再兑些水的话,成本就更低了。”他还透露,很多餐馆或宾馆用知名品牌洗手液的盒子,再倒入散装的洗手液。
“顾客吃完饭一般都要用到洗手液洗手,一瓶洗手液不到一天就用完了,成本太贵了,在外面买的散装洗手液兑水后再用,比较划算。”一名小餐馆老板告诉记者。
提醒:问题洗手液容易滋生细菌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对公共场所的洗手液是否合格表示不清楚。“应该没啥问题吧,再不好的洗手液应该也比用水洗手洗得干净。”
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一名医生表示,掺了水的洗手液,有效成分会被稀释,影响使用效果。洗手液放置时间过长,还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绿脓杆菌,会引起创面感染、肺炎等疾病。另外,加水或者新旧液体混合都能让使用者感染病菌。如果是劣质洗手液,里面的不明化学物质很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医生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洗手,如发现洗手液过度稀释、有刺激性异味,一定要慎用,如果使用,用后一定要用水反复冲洗。
记者 陈姣 文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