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1590|回复: 1

房价就是这样炒高的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52

主题

323

帖子

47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78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10-30 17: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房的策略:

第一种,炒地铁、炒地荒、炒各种概念:这些都需要现实的规划,并且要让置业者和投资者去接受未来的利好就可以了,这种最简单,但是要求你必须能拥有这些概念。如果实在没有概念,那怎么办呢?那就开始第二种


第二种,炒单价,具体怎么做呢,以下面的故事为例:
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当时片区普通住宅一大盘(称之为A)的均价约6000元/平。还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片区一新入市的楼盘(称之为B)将均价定为6800元/平。随后楼盘A迅速将在售单位的价格提到7000元/平。仅仅“个位数”的天数房价就上涨1000元/平(涨幅约为16%)。


一个片区的房价在6000元/平,是什么原因让在同一片区的同一类物业价格可以高出800元/平(高出13%)呢?用B盘工作人员的话说:【因为我们的物业实用率要高(88平的房子和A盘100平的房子实用率差不多),加上品牌和物业管理都要优于A盘,6800和那6000的单价实质上差不多】。而A盘工作人员说:【B盘都卖6800元/平了,差不多的单位我们楼盘有什么理由要便宜800元/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明白,价格并不代表什么,品质决定价格。因而在生活中,哪怕是件几十元的衣服,我们都要讲性价比。可为什么,到了楼市,我们就无人讲性价比呢?为什么在楼市,就不讲品牌,不讲质量,而唯谈价格呢?


上面缩影中,B盘的实用率确实比A盘高出15%左右,所以在地段及其它品质方面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高个15%也是正常的。可这个时候,A盘的工作人员对B盘只谈价格,不谈其它,而更多的普通置业者可能并不了解其它,在价格唯论下,只比价格只接受价格。


而调查了解时,和B盘工作人员说,你们为什么不告诉大家,你们楼盘的价格是高了点,但是是有原因的,为什么不把这个原因连同价格一同让媒体报道呢?这样不是更有利于你们楼盘吗?但想不到的是B盘工作人员说:不要、不要,我们希望的就是A盘跟进涨价,只有A盘涨了,我们销售下一批单位时提点价不会有压力。A盘跟进的越快越多,对我们下一批单位定价和销售更有利。


就此问A盘的工作人员,你们这样大幅提价不怕滞销吗?对方说,我们的价格和B盘差不多,是合理的,不会因为提价而滞销。我反问到:人家的实用率要高于你们,价格高点是正常的。对方说:来买楼的有多少跟你这样的啊,如果那样,我们还卖楼啊。

房地产是个有些专业的行业,消费商品房不仅金额大而且更多的实质不为普通置业者所知。也许只谈价格更符合大家的心理。就这样,价格你追我涨,从而爆涨。

二手房的策略:
还是从几个故事说起故事一:人物A,2005年买了一套物业自住。11年己换新房并决定卖掉05年购买的那套物业。买入价约45万元,当时向其所在物业楼下一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咨询,此物业可以卖多少钱。回复是:如果想快速顺利出手建议按75万元的实收价格销售。A当即表示满意,并同意这家中介公司销售。但当天晚上,A接到了另一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称75万元卖的太便宜,如果让他们公司卖,最少85万实收。面对从天而“降”的10万元,A立刻打电话给先行委托的中介公司,说他们是不是想吃差价,为何会相差这么大的价格。无奈,这家公司工作人员也只好表示,卖85万确实可能,但需要时间去找客户。就这样,这套物业以85万元实收价在二家公司同时放盘。大约一个月后,又有一家中介公司致电A,说A那套物业己经升值到了100万元,并表示,他们公司有客户对此物业有兴趣……

故事二:人物B,2011年搬进新家,决定将原来居住的一套小物业出租。出租前,自己也在周边了解过租金行情。决定以1200元/月的租金委托某中介公司出租。但仅仅一个小时后,就有另外一中介公司工作人员表示,1200元/月的租金太低,最少要1800元/月才划算。对这,连B都大吃一惊。


故事三:人物C,11年决定买房,先后在多家中介公司看房。并于去年7月随某中介看中了某楼盘的一套二房,当时业主实收价是58万元,加上相关税费等总价约63万元。并约定第二天和卖家签约,付定金。但当天晚上另一中介人员向C推荐某楼盘,出于礼貌,C表示己经和某中介谈好了一套房,并对以前麻烦他表示谢意,并随意聊了一下其买的房和价格。但第二天,当C带着定金去签约的时候,中介公司人员告诉他,原业主不卖了,要卖实收价是65万元。没有任何理由。后来C得知,因其把消息透露给另一中介后,当晚此中介就联系业主,表示他有客户看上了,愿付总价70万元购买。据C说,过去这么久了,那套房好象仍然没有卖,只是价格提到了实收价68万元,而C也没有买到满意的房。
为什么会这样?

X先生就职于某中介公司。与其聊天时,X先生并不回避上面的现实情况。他说,因为他们的底薪低(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收入完全靠提成。别说不同店铺的竞争了,就是同在一家铺工作人员也往往是十多人,而卖房子又不像卖其它小件商品,成交量很少,这样的形势下,竞争的激烈就可想而知了。

X先生说:上面的故事在三级市场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从内心说,他们并不想把房价抬的太高,因为那样对他们来说也不好销售。但他们这行的信息很公开,也很透明,所以为了争取房源就只有先稳住业主,让物业暂时不能成交,再想办法“套”客户。


X先生表示,这种提价是种无奈,也是不得以。但这样做即迎合了卖主的心态,也为大家销售留了一定的时间。虽然因此背上了骂名,但为了生存,在这个圈子就只有遵循这样的潜规则。

X先生还提到了不断向业主打“骚扰”电话一事,说那真是不得己,比如他们公司就规定每天必须给多少客户打电话,否则就是没有完成基本工作。

对此,某地产中介公司的一高级管理员表示:只要现在的三级市场游戏规则不改变,这样的现象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治理。他指出:现在的房地产三级市场是一个基本没有“门槛”的行业,这里的没有“门槛”不仅是大家常骂的从业人员“素质低”,而主要是表现在这个行业没有“门槛”。作为一个地产专业性质的公司,它的开店投入竟然不如开家普通杂货店的资金投入,这样的资金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开店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随处可见中介地铺的主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0

主题

1594

帖子

205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59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3-10-30 20: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