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3
上士

- 积分
- 825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又是湖南电视台。
就在各省级电视台使出浑身解数,策划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争抢市场份额时,曾因策划制作“玫瑰之约”“晚间新闻”“快乐大本营”“快乐女声”“乡村发现”“奥运向前冲”“变形计”等节目,随后成为各家电视同行摹仿或借鉴,推动类似节目大繁荣大跨越的湖南电视台,又推出了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再次成为湖南电视台的收视热点和网络热议的焦点节目。
双休清闲,抽时间看了几期,确实很有些感受。
第一个感受就是湖南电视台,确实喜欢煽情,而且煽得很准。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小孩子的启蒙教育问题,年轻父母怎么处理事业需要和家庭责任感等等,应该都是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而“爸爸去哪儿”正是抓住了观众的情感关注点,通过电视节目的宣扬,引起大家在这些话题上的情感共鸣;
第二个感受就是湖南电视台仍在借走明星路,依靠明星助推人气。跟“快乐大本营”里经常花大钱请来明星,在现场与观众游戏互动,让明星满地打滚出尽洋相的低俗对比,“爸爸去哪儿”,虽是借明星造势,但给观众展示的是明星生活中的真实一面,而且是观众都能经历到的生活场景,从而吸引观众,感触观众,实属妙招。
第三个感受就是节目制作并不难。曾经认真观摩过深圳电视台少儿频道王艳霞(曾是荆视《今夜相约》、《荆沙新闻》当红主持人,后到深圳电视台挑大梁)策划编导的“小鬼当家”和湖南电视台的“变形计”,应该说,这两个曾红及一时的节目都有很浓的策划痕迹,在大策划的框框里,再安排电视记者,耐心地跟踪记录而获成功的。看完节目,我经常在感叹“大投入才能大收获”的电视制片规律。而认真观摩“爸爸去哪儿”,突然感觉制作生活类节目也简单,有时,就一个好的点子,并不需多大投入,就能抓住观众心,获得成功。
说到底,“爸爸去哪儿”,就是借助明星气场,设置和选择一些生活小场景和生活小环节,真实记录明星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的小故事,让明星和孩子在参与节目活动中,思想和境界上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网络评价,明显感受这档投入并不高的节目获得了极大成功。
“爸爸去哪儿”获得成功,并非偶然现象,从湖南电视台前几年获得成功的节目里就能感受到,他们有一支很能策划的团队,每个节目的推出,也许主题并不高端,但都抓住了观众,特别是基层观众的心理需要。就在别的同行还在高呼“三贴近”口号,却找不准如何下手才算“三贴近”时,他们的节目已经贴近到了百姓心坎上,这样的节目还能不获得百姓认可?
想一想,不就是这道理么?只要我们主动突破一系列框框限制,通过电视手段真实呈现百姓的生活,我们的节目能不火暴么?
记忆里,王艳霞还在农场电视站工作时,我就经常看他们做的新闻节目,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的节目每期容量不多但节目特长,有时一期节目就一条新闻《农场召开职工运动会》,但节目很详实地呈现运动会的实况,每项比赛都有经过,中间再夹杂一些配音,一条新闻居然有30分钟的样子。当时对这样的新闻不象新闻,专题不象专题的节目还很不屑,但也绝对能吸引我完整地看完。当地百姓更是对这样的节目津津乐道,一看一星期也不厌倦。
其实,做电视节目,特别是基层电视台做节目,就该这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