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25|回复: 0

“帝真得”没得法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3-12-16 13: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梅方言口语“谛真得”,记音词。大意是强调“实在、的确”受客观条件和原因制约,迫不得已,事已成局,是真的毫无办法。轻音为“谛真尼”、“谛真奈”、“谛真的”,上乡音稍重,“谛真得”。
    1。做老子的打媳妇,匠么话!老子谛真得看到嗯(你)是老子的老子,不然老子一捶打死你堵个老子。嗯再打我嬷嬷(老婆)、打我姆妈,老子就做老子自家的杀老子仇人算罢。
    2。王木匠只读五年级,骗人17亿。凯谛真的冒读到书,不然凯飞的起来。
    3。话说许多,凯一句都不听,谛真奈是肉嘴,要是铁嘴早说鋊了。
    “谛真得”有时也是顾及颜面自寻台阶的托词。但效果有可能是适得其反:
    4。谛真尼看在伢摞斯分上,不然老早就跟凯离了。
    5。屋肯定要涨价我也看准了,伊时际谛真尼没得钱买,不然代么早奈我也是富人。
    6。谛真奈是寡妇困醒,上头冒得人呐。不然我也早当了局长,搞的钱堵浠,我还懒跟嗯玩得。
    7。“谛真得”是屋的没得钱偷(读)书,爹要凯出来放牛。老师说凯比哥偷(读)书成绩还好色(些),不然凯也早到街上吃商品粮了,不会在屋的搬土巴。
    仔细观察、体会方言口语“谛真得”、“谛真尼”、“谛真奈”、“谛真的”,“谛真”并非“真谛”倒言。其音、义当是“是真的”。且“谛真的”引有“是因为”隐义。
    “谛真的”我是嗯(你)同学,不然鬼来眦嗯写的待(这)些破东西,人家看的头痛。
    “谛真的”我是黄米佬,委奈糊丢!是因为我是黄梅人,要不然(看到这些用拟代音写方言的汉字)早晕菜了。
    是,古音有读若谛、题。从“是”汉字,多半发“di”、“ti”音,可作傍证:
    题目、提桶,媞徥惿偍緹睼褆醍騠鳀鶗等字,音俱ti。
    堤坝、提防,碮諟蝭, 音俱di。普通话“堤坝”、“提防”之“di”,即“谛真”之“谛”音。
    蝭,即蝉。方言音有二:“谁林尼”、“级呜鸟奈”。夏天蝉的叫声正是如“fdi-wu,fdi-wu”。蝭《唐韵》杜奚切《集韵》田黎切,音题。蝭蟧,蟪蛄也。《大戴礼》蝉也者,蝭也。《扬子·方言》蛥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或谓之蝭蟧。蝭蟧今写作“知了”。蝭,《集韵》都黎切,音低。丁计切,音帝。《尔雅注》蝭母,藥草,知母也。故“知”字古音亦读若“帝”。“不知”,方音“不晓的”,知道曰“我晓的”。
    对,方音递。
    是,《集韵》田黎切,音题。一音徒兮反。古徒重读D声。
    是、是的       对、对头
    不是、不是的  不对、不对头
    是不是   对不对
    是日也   对天奈
    是真的? 当真?
    是年    对一年
    如是    就对样
    满身是酒气  一身的酒气昴天
    满身是汗水  一身的汗气昴天
    是,甲骨文形为日下两只脚,会意夏日正午阳光直射,影子最小,仅在两脚周围。后变为一只脚。阳光直射,故“是”有“正”义,正直。引为正确。答案正确,今曰是。是,《说文》从日正。很多人不同意此说。上部有的说从旦,有的说从早。从是的睼字,解释为“迎视”,即黄梅人说的“斗倒眦”。与“是”义相辅相成。
    今“是”,英语有“yes\is”.其音与“是”的平舌音也较近。
    This is a book.The book is mine.这是一本书。这本书是我的。
    英语这、那this\that与黄梅方言“对个”、“待个”也近。定冠词the,在汉语叫指示代词“是”,“是日也”、“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表“此”、“这”,英文the,与"是"的古音或方言“是”和“这”的发音“对”,亦极其接近。Open the window ,please.请打开此(是)扇窗。
    想来,是有些趣味!
    回头,我们再来观察“提”。《说文》挈也。从手是声。杜兮切。段注:挈者,县持也。“挈”讫黠切,书上音戛,黄梅音“给”,提、拿意。
   “给一满(咩)提篮鱼家婆。”
   “细女给一提桶水不起。”
   “挈一网兜苹果捞(看望)病号”。
    县、悬古今字。悬,黄梅上乡读若县。
   “提”,在北方又变作“掂”,此后起俗字。亦“提”意。
    黄梅上乡,“提”又音变作“掸”:
   “把开水瓶掸过来”。
    是真的?=当真的?方言日常口语中有人说成“到真的”、“担真的”。
    担当,古属双声叠韵,当读若担,当字古无后鼻音。当、掸音亦近。巧合的是英语n.担,单词为dan,读音dæn,作名词与汉语高度一致。
    过去,黄梅乡间度量粮食的容器单位有担、斗、斛、升。两斗五升为一斛。乡俗骂人“糊妹(米)尼”、“糊气”,又隐称“两斗五”,即谐“斛”音。用来叙述田地出产面积也用升、斗、斛、担,也是两斗五升为一斛。“担”又写作“石”,绍兴称箩筐为“石箩”。黄梅叫“箩石(担)”。此证“石”古亦有“担”音。是、石今同音,古亦同音。
    沰,音tuō、duó。淋雨,乡间又称“沰duó雨”,“棉袄哈等雨沰湿了”。武汉嫌人话多曰“这个仑蛮滴沰”,即像屋檐水样滴个没完。黄梅也说“滴滴答答说半天”。
   《诗·秦风·顏如渥丹》《释文》丹如字,韩诗作沰。《崔实·农家谚》上火不落,下火滴沰。
    拓,音tuò、tà。亦可旁证。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