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网友
发表于 2014-1-5 21:42:38
|阅读模式
一直想静下来,把这次回家乡的映象我感触写出来,这几天休假才拿起笔,把我的所见所闻写出来,献给我的故乡和亲人。
这次主要是为侄儿上学和把牙齿弄下,弟弟早年病逝,侄儿由母亲带着,平时因工作忙,加上远离家乡,很少关照,这次母亲电话里唠叨多次,非要我回来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下,弟媳早年改嫁,有关侄儿今后的事务早该有个了结。
踏上故乡的土地,格外新切,那乡音,熟悉而悦耳,家乡变化真大,说起来我已有几十年没回来了,侄儿小时,母亲带着他一直跟着我,后来为了教育不得意才回来。另外一个原因是,老婆对黄梅的映象不好,总是为回来址皮。
办好侄儿念书、抚养权等一系列问题后,直接带他到人民医院牙科看牙齿,在这里曾经留过许多美好的回忆,当年我妻子就和牙科一层楼上班,所以也常常到牙科玩,几个医生都比较熟悉,不知他们还在吗?现在怎么样了。
走进医院,已经很难寻觅过去的影子,除了老书记张万春的房子,就是那待拆的老外科楼了,新建的门诊楼很气派,医导说口腔科在四楼。
来到口腔科真的今非昔对了,就诊的人很多,大厅沙发上坐满了等诊的病人,一个小姑娘笑眯眯的说了声,“找陈主任的吧,看什么病,如果不急就等到”顺手塞了块牌牌我,接过号排我直接往里走,口腔科许多年来还是那几个原人,不过也有几个是后来的,比如那个叫胡霞的,当年是个护士,当年和我妻子一个科室,技术一般般,不知什么时候改牙医了,还弄了个专家,真是搞笑,老鄢也回来了,低着头不停地在给病人推销他那廉价的绝招。当年不干牙医去当保卫科长,官隐最大,如今牙科赚钱了,就回来做牙医了。还有两个熟悉的,李硕和宾何,俩个正宗的医二代,他俩还和从前没多太变化,只是年轮的痕迹也刻满了眉头,那时候宾何下海干个体去了,没多少接触。据说干的不错,怎么也回来了?看来也不怎么地。不过从李、何二人手上的腕手,能看出他俩也是医生中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哦,这边还有个小女孩,我认识,是老鄢的女儿,长的象她妈,很精明,就找她看了,经检查侄儿的牙齿要拍片,建议到九江去拍。怎么许多年过去了,还没有牙片机?曲面断层要去九江拍,真无奈!
离开口腔科到楼上找以前的几个朋友聊天,得知口腔科这几年很牛,技术水平没有多大进展,医生却赚得很肥,小车拥有率在医院第一,特别是陈水堂主任,房屋盖几次,在武汉也有几处房产,其他医生也有多处房产,是的,这年头科室就是科主任的自留地,我工作那里医院牙科主任被抓了,据交待光烧瓷牙回扣,他一年就五十几万,医院还没有我们的医院大,你可想象我们的医院口腔科,据说陈水堂好玩牌,老是输,少侧几千;多侧几万,从不抵帐,干脆的很。没有来源靠什么睹。还有听说宾何喝的茶全是千元以上的,李硕抽烟六十左右的,连给侄儿看病的小鄢,也在讨论买什么车,才工作几年。
最后没功去拍片,只好等年后再说。建议家乡的医院,不能只顾着捞钱,也注意医疗质量和素质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