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应用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动力,技术进步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决定力量。今年以来,武穴市坚持把抓好渔业科技推广、普及渔业科技知识作为提升渔业科技贡献率、提高渔业生产能力和增加渔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稳健发展。 加强科技培训推广。以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为依托,大力推广水产品养殖技术,以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组建技术服务专班,围绕渔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推广,深入渔户,开展送技术、送资料、送信息、送苗种活动,集中组织开展2批次大型渔业养殖技术培训活动,发放科技培训资料1万多份。通过百名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3000多户渔民走科技致富之路。通过阳光工程,组织生态养殖、鱼病防治培训4期,培训学员1000人次。 推广名优产品养殖技术。邀请武汉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裕泰等饲料公司在魏高邑农业科技园举办了现代农业推进会,全市有70余家渔户参加了培训。会上除了省、市水产专家现场授课外,鄂城黄颡鱼高产示范户熊老板和本市翘咀鲌养殖示范户刘乾春现身说法,进一步激发了全市水产大户的养殖热情。 建设八大无公害基地。按照水产优势布局,全市现已建成梅川镇无公害黄颡鱼标准化养殖板块、城塘湖无公害小龙虾标准化养殖板块、鸡公岭无公害鳜鱼标准化养殖板块、郭应龙无公害黄鳝网箱标准化养殖板块、永西村无公害翘嘴鲌标准化养殖板块、新洲村无公害鲟鱼标准化养殖板块、朝阳村无公害胭脂鱼标准化养殖板块、武黄湖无公害四大家鱼轮捕轮放标准化养殖板块等“八大板块”无公害生产基地。进一步增强了我市优质特色水产品在省内、国内市场竞争力。 加快精养池标准改造。采取大镇带头、大户带动、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的新举措,重点扶持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示范点,鼓励渔民投入为主,整合龙虾发展基金,协调部门的支农惠农资金,“以奖代补”予以全力扶持。在主产区开展建设“吨鱼塘、万元池”活动,全市改造精养鱼池4000亩,建设大基地,实施规模化,新增名特优养殖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进一步改善了精养鱼池的生产条件,为渔业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