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096|回复: 17

沔阳改仙桃的弊端与还名希望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2 08:4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沔阳改仙桃的弊端与还名希望
一、沔阳改仙桃之来龙去脉
  近代的沔阳治所原在沔城,1937年沔城被日本人飞机炸毁,1949年建沔阳县治于彭场,1950年县治由彭场迁驻仙桃。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沔阳县,以县治所在地命名,改设仙桃市。
  沔阳改仙桃的理由
   沿用了1500多年的“沔阳”,国务院一纸批复就消失了。当全市人民热烈庆祝撤县改市之时,不免又为改名而遗憾:无人不说:沔阳改仙桃——莫名其妙!外地人说:沔阳改仙桃——改得真可惜!于是有人探求改名的原因。据当时市的领导解释说,是国务院负责批复撤县建市地名的权力机构要改的,理由有三: 
  一是“沔阳”与四川的“绵阳”同音,国务院批复地名需避免同音;
  二是“沔”字属生冷怪僻字。国家提倡推行简化字,不宜再用“沔阳”作市名,凡市内需用“沔”字的其他地名,均以“勉”字代之。
  三是“仙桃”是沔阳县治所在地,即以仙桃定市名。
  就这样,一同报批的天门、潜江等都是“撤县建市”,唯独仙桃却成了“撤县改市”——撤消了沔阳县,改成了仙桃市。
  应该据理力争的驳论
  谁也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三条理由,但也可以据理力争:
  第一条:“沔阳”与四川的“绵阳”虽属同音,但不同调:沔,miǎn,第三声;绵,mián,第二声。一个仄声,一个平声,读音区别很大。而字形偏旁部首笔划则完全不同, “沔”字,部首: 氵,笔划7画,简化字的“绵”字部首: 纟,笔划为11画。再说,沔阳与绵阳分属不同省份,难于混淆,两个名字同时存在千年,不也相安无事吗?
  第二条: “沔”字并非生冷怪僻字,《三国演义》和三国地图上就有沔水、沔阳的地名。不可否认,确有一些人不会念也不会写这个“沔”字,把“沔”字写成三点水加个“丐”字为 “ 氵丐”的大有人在。但这是个人文字熟练程度的问题,并不影响以“沔”字作为地名。
  国家提倡推行简化字是对的,可“沔”字并不是繁体字,更不能用一个有9画的“勉”字取代只有7画的“沔”字。我们不能想象强行禁用“沔”字,将会带来多少后遗症,但至少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不可能从中国浩瀚的古籍和辞书中把这个“沔”字挖掉,更难想象需要用多少文字、在多少书籍中为以“勉”代“沔”这条禁令做注释。
  第三条:仙桃当时只是沔阳县的一个镇,没有什么文化底蕴可言,唯一能够牵强附会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之类,此外再无其他可看可写可颂可让人引为自豪之处。以沔阳县治所在地“仙桃”定市名,实不可取。
  最终以仙桃命名的原因分析
  可当时并没有人用这些理由去据理力争,现在想来,情况比较复杂,可能有下列原因:
一是在国务院有关人员的“改沔阳县为仙桃市”的意见下达后,要形成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材料上达去据理力争,改变相关人员的观点,要求批复“沔阳市”, 现在看来,在当时“只唯上”的流毒尚未完全肃清的情况下,高处不胜寒,负责申报的人员可能没有这个胆量。
  二是当时负责申报撤县建市的人员,也不一定十分了解沔阳的历史,难以说出所以然;即使想改变相关人员的观点,也没有条件去当面据理力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又得动用大量的人力,耗费更多的时间准备文字材料。
  三是即使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文字材料,上达国务院也需时日,文件报来转去浪费时间,影响批复。而当时湖北省同时上报撤县改市的有天门、潜江和沔阳三县,沔阳批复不了或者落在后面,可想而知,申报人员那可是难以交差的。
  不管“沔阳市”还是“仙桃市”,只要改市成功就是胜利!——这也许就是当时人们的心态。
  当时沔阳撤县改市也的确是走在了其他县市的前面,国务院批复湖北省三个撤县建市的时间分别为:
  仙桃市 1986年5月27日
  天门市 1987年8月3日
  潜江市 1988年5月
   二、沔阳改仙桃,改掉了什么?
  撤县改市之时,所有原冠名“沔阳县”的机构一夜之间全部改成了“仙桃市”。喜庆之余,谁曾想过:沔阳改仙桃,也同时在悄悄地改变着沔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传统?
  
   悠久的历史失去了承载
   沔阳历史的确是悠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沔阳已不复存在,再悠久的历史将由谁承载?沔阳可能将与“沔阳”二字一同真正地成为历史。而仙桃的历史,却只能从1986年5月27日撤县改市起开始书写第一页。
  仙桃,与1951年从沔阳分出的洪湖一样,可能都将成为一个没有历史的区域。君不见:现在网上介绍仙桃市的许多文章,有几篇提及沔阳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动摇了根基
  从1986年改名仙桃之日起,“沔阳”这个颇有古韵的名字就开始消失了。凡沔阳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传统文化根基动摇了,开始被人蚕食、被有篡改、被人据为已有,几近消亡了。
沔阳花鼓戏还存在吗?周边县市想用拿来就用,只用“花鼓戏”三字,谁拿来就变成了谁的!
沔阳皮影戏还在吗?与花鼓戏的命运一样,也变成了多地域的××皮影戏;
  沔阳民歌哪里去了?变成了××民歌……
  连当时唯一想留点纪念的“沔阳大道”也改成了“勉阳大道”。推行简化字,也不至于用一个有9画的“勉”字取代一个只有7画的“沔”字吧?!——世人不得其解!
  文化的根基不是动摇了,而是快要被人挖光了!
  光荣的传统将如何承传
  沔阳光荣的革命传统,既是历史,也是文化,历史无以承载,文化根基动摇,沔阳光荣的革命传统不也与沔阳的历史与文化同等命运吗?
   三、仙桃还名沔阳有望吗?
  对于沔阳改名仙桃,持非议者并非笔者一人。据我所知,有不少的人在网上撰文发过不少的议论。但议论归议论,只不过是发表一下感慨而已,又有何作用呢?
不过现在好了,改名不合理,只要理由充分,改还原名在湖北已有先例了:
  荆州改荆沙2年后又还名荆州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
  荆州的变迁与与改名还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县。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襄樊市始建60年后改为襄阳市
  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 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
   据悉,对于襄樊更名“襄阳”的讨论,早于数年前就已民间引发热论。据消息称,从2007年开始,襄樊市政府就正式启动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的调研论证工作。
   有襄樊市民认为,“襄阳”地名是一个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襄樊为“襄阳”,以更开放的胸怀融入当今中国主流经济圈,势在必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冻国栋教授认为,将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在历史上,襄阳的地位就高于樊城,此次改名更凸显了襄阳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教授认为,襄樊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此次更名实为大打文化牌,文化意图十分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名襄阳市,将会扩大该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旅游业有一个较大的促动。
   恢复襄阳的城市名称,是对襄阳历史更好的保留和延续。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襄阳设县,因为县治在襄水之阳,所以命名“襄阳”。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三国演义》120回中,有32回发生在襄阳。
  襄樊更名为襄阳的建议最早是由社会各界自发提出的。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根据地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襄樊市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更名申报工作。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襄樊更名。
  仙桃还名沔阳的希望
  既然荆州改荆沙2年后又能还名荆州,襄樊市始建60年后也改为襄阳市,仙桃改市24年不也完全有望还名沔阳吗?
  希望就在于:
  沔阳民众还名的呼声,
  仙桃市政要们的还名论证与申报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

175

主题

743

帖子

150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04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1-22 08: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这个古县名肯定比仙桃有文化底蕴,历史也悠久!建议你将恢复沔阳古县名的建议发到仙桃市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和湖北省政府网站省长信箱,这样才会有人回应你的建议和要求!
湖北经济强市、江汉明珠 --- 汉川市欢迎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2 09:0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 齐鲁晚报

   风雨辉煌60余年,苍山县作别历史
   兰陵县重出江湖今日从头越
  苍山县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有着更久历史的兰陵县重新启用。1月21日,山东省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揭牌仪式和新闻发布会举行。从此,苍山县完美谢幕,兰陵县开启新的征程。
  1月20日下午,记者驱车赶往苍山县时,在罗庄区与苍山县交界处,看到一道路指示牌上苍山县已经更换成崭新的兰陵县字样。在苍山县城,一些单位也于20日下午把门口牌匾的县名换成了兰陵县。
  据了解,苍山县名始于1947年3月,是为了纪念1933年7月我党领导的“苍山暴动”,中共鲁南区委决定设立苍山县。
  而兰陵是中国古代名邑,战国后期楚国在此置兰陵邑,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秦、汉、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各代,均在此设兰陵县,间或设兰陵郡,元初被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区党委曾两度恢复兰陵县。兰陵县历史悠久,内涵深厚,影响深远,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乡镇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而苍山县名与外地地名存在重名、同音问题,最主要与云南省大理“苍山”重名,后者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重名、同音问题经常引起混淆,给社会交流交往造成很大不便。
  鉴于此,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呼声一直持续不断。上世纪80年代,省里的有关领导和一些专家学者就曾提出更名为兰陵县的建议。近年来,一些关心苍山发展和兰陵历史的人士都积极呼吁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在此基础上,苍山县政协汇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于2006年8月31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建议案》,苍山县更名兰陵县工作开始启动。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2014年1月8日,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同意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批复》;2014年1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通知》。2014年1月21日上午,苍山县将举行更名揭牌仪式。这也意味着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更名工作终于取得成功。更名兰陵县是众望所归
   不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苍山县为何更名兰陵县?更名后会不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更名兰陵县切实可行
  近年来,苍山县积极挖掘和弘扬兰陵文化,努力营造“兰陵”氛围,相继举办了荀子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全球萧氏宗亲会、王鼎钧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兰陵文化宣传推介活动。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了兰陵文化研究中心,与临沂大学联合成立了兰陵文化研究院,深入开展兰陵文化的挖掘研究工作,并将兰陵文化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了《兰陵文化》系列丛书。
  2013年,在首届苍山菜博会开幕式后举行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揭牌仪式;成功举办了荀子思想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来自澳大利亚、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13个省市的102位专家学者参会,收到论文52篇。兰陵文化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为恢复兰陵县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2013年3月起,苍山县对更名工作进行了民意调查,被调查对象有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等,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都表示支持。电话征求了一些苍山籍在外地工作的知名人士意见,他们对更名为兰陵县均表示赞同。同时,对更名工作进行了认真风险评估,评估认为,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广大民众意愿,对弘扬兰陵历史文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切实可行的。
   更名后不会影响群众生活
  更名为兰陵县会不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苍山县有关人士给出了“不会”的答案。他认为更名后原有的退休证、离休证、结婚证、房产证、残疾人证等证件长期有效,不需更换。目前正在使用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证、驾驶证等相关证件在有效期内都可以继续使用。如本人自愿,可持有效证件更换新证。
  更名不会增加群众负担。本着厉行节俭的原则,严格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在更名工作中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为群众搞好服务,降低成本,简朴务实,不搞庆典活动。在更名工作的舆论宣传、门牌印鉴更换、证照信息更新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不增加群众负担。
  更名也不会影响蔬菜品牌发展。“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早已成为被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所以虽然现在已更名为兰陵县,但“苍山蔬菜”这张绿色名片还要继续保留,并将作为新时期兰陵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链条之一。
  另外,更名也不会影响红色文化弘扬。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红色革命文化,纪念在“苍山暴动”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县政府投资300多万元,对位于文峰山鲁南革命烈士陵园的“苍山暴动”纪念碑进行了重新修葺,并于去年12月31日,在金岭镇大圩子村“苍山暴动”指挥部旧址举行了纪念馆奠基仪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27

160

主题

9100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199
QQ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1-22 09:0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人读沔阳和绵阳可能是一个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北
精华
5

41

主题

5080

帖子

6232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232

IP属地:河北省秦皇岛市

发表于 河北省秦皇岛市 2014-1-22 2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用仙桃瞒好的,尽管沔阳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都远非仙桃能比,但是经过28年的仙桃市名的宣传,已经闻名于全国,不改为宜!
发展才是硬道理!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0

主题

615

帖子

150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09

IP属地:广东省茂名市

发表于 广东省茂名市 2014-1-22 22: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绵羊 也是这个音,怎么不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1-22 23: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止增笑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海南
精华
3

53

主题

1220

帖子

2548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548

IP属地:海南省海口市

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4-1-22 2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要板命有什么意思呢?改都改了再改回去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我爱我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6

主题

739

帖子

1639

积分

少尉

浪子心声

Rank: 5Rank: 5

积分
163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23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到晚改,你累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7

主题

728

帖子

1176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76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4-1-23 09: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