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晚报)“以前湾里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牲口的粪便,垃圾也多,平常门窗都不敢打开。如今,多亏舒全峰一帮后生伢,将村里搞得这么整洁。”昨天,说起湾里的变化,60多岁的朱美英婆婆感慨万千。舒全峰是刚从清华大学回乡休假的一名大学生。23日上午,舒全峰发动湾里30多名团员青年、大中专学生,开展“美丽泉井垓,清洁乡村”主题卫生活动。暖阳下,他们挥铁锹、爬沟渠,成了当地一道秀丽的风景线。
脏乱差“刺痛”学子眼
21日,阳新县白沙镇山口村泉井垓塆,3名年轻人在村里四处张贴广告的举动引起村民注意。
他们张贴的是要在1月23日开展“美丽泉井垓,清洁乡村”活动的倡议书。这是这个宁静小山村第一次有人以个人名义介入村里公共事务,村民们对此议论纷纷。
泉井垓塆是白沙镇所辖的偏远自然村,100多户居民1200多口人。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高,村里每天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尤其是那些难以根除的五颜六色的塑料垃圾,更是在村里随处可见。
而由于种种原因,村里至今尚未建垃圾池,加上村民们环保意识差,村里的宗祠、道路、池塘、沟渠甚至水田到处都是垃圾,严重污染村里土壤、水流和空气。
村民们围在倡议书前,除了议论自己生活环境和“清洁乡村”这个陌生活动本身,还议论活动发起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舒全峰。
其实小舒是村民们的骄傲,作为村里仅有的十几名大学生之一,他一直对村里的公共事务非常关注。
网上征集20多名志愿者
在倡议书贴出之前,他已经在网络上动员。19日晚,一个名为“潘桥泉井垓”的QQ群里突然出现一条“美丽泉井垓,清洁乡村”的消息,呼吁村里年轻人义务大清扫。
消息发出后,湾里只有舒美义、舒云泉、舒黎旭三人表态。于是舒全峰又将这条倡议发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里进行动员,想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知道这个活动。
这份倡议得到清华大学不少老师和同学支持鼓励,甚至有在清华大学公管攻读MBA学位的政府官员及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也与舒全峰联系,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然而要推动这个活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由于舒云泉在浙江打工尚未返乡,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完全落在了舒全峰等三人身上。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长期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时才回家,他们对村里事务并不太关心,更喜欢聚在村口打牌娱乐。村里虽有不少中老年人对舒全峰做法表示赞赏,但似乎对村里的脏乱环境早已习以为常,没一个表态参与进来。
此情此景让舒全峰不免有些失落焦虑,若中途退缩会让村民看笑话,也会让那些支持自己做这个活动的老师同学失望,于是他与舒美义、舒黎旭商量决定,无论最终参与人数多少,他们都将以身作则,向村里垃圾宣战。
1月22日下午,舒全峰搭乘摩托车赶往县城制作打印100多份环保宣传单。22日晚,舒全峰等人又动员自己朋友和同学,拉到了20多名返乡过年的大中专学生和打工仔参加保洁活动,从事护士工作的女生舒亚敏提出给所有参加活动的人发口罩。
村里“旧貌换新颜”
23日一大早,舒全峰早早起床,与舒美义一起搬来桌子到宗祠门口,桌上摆放好了打印的环保宣传单和舒全峰写的《建设美丽家园,你我责任以行》的演讲稿、泉井垓青年联盟宣言及手绘的泉井垓平面图。
之后,大家用扫帚、竹帚、铁锹、火钳等清洁工具从宗祠开始清扫。在清扫中,陆续有不少年轻人加入进来,包括15名大学生和高中生。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
打工仔舒思勤为参加活动,特意暂停一天木工活;大学生舒思臣原本一大早要去走亲访友,但得知村里的公益活动后,又赶回参加;舒亚敏作为唯一一名参加清洁活动的女生,在给大家发放口罩后,又与大家一起拾拣散乱的垃圾。
令人感动的是舒溪的姐姐当天出嫁,他却依然放下家中事务参加清洁行动。这群年轻人身体力行的公益举动得到村民们大力支持,村民舒思水、舒思汉给大家送来两箱矿泉水和饮料;舒加能为大家找来了手推车;70多岁的向瑛老人主动跟大家参加劳动。
在舒全峰的带领下,经过整整一天劳动,大家将泉井垓两个3000平米的宗祠、主要道路、沟渠淤泥、路边农田里的垃圾进行清扫,并集中堆放到一起进行焚烧和填埋处理。大家虽然都很累,但是没有一个人抱怨。
在清扫完垃圾后,舒全峰又带着舒美义、舒亚敏、舒思臣前往各家各户发放环保宣传单,向村民们宣传环保知识,让大家保护农村环境卫生。深受感动的村民还主动对自家门前屋后垃圾进行清扫。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村里宗祠地上不再有杂屑和沙土,水田不再有五颜六色的垃圾袋,沟渠里也没有阵阵臭气,村民们环保意识得到提高。
老党员舒大爷对舒全峰他们夸赞不已:“以后泉井垓的发展就靠你们这帮年轻伢了,你们是好样的!”
为使湾里保洁工作常态化,昨日上午,舒全峰找到村委会主任舒克道,说出了自己下一步的想法和计划,他准备继续努力推动村里垃圾池建设及公共活动中心的建设。并在回北京后为家乡争取保洁资金和建设村民公共活动中心项目启动资金。
名校高才生年年拿奖学金
23岁的舒全峰是名地地道道的农村伢,也是一位苦命伢。舒全峰在8个月大时,母亲不幸去世,父亲老实巴交,家里平常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
“是全村父老把我抚养长大!”昨天,舒全峰哽咽着说,他当时很小,爷爷奶奶等亲友呵护他,吃着村里百家饭,平常靠村里的叔伯阿姨看护着他。
舒全峰很争气,他2008年从阳新一中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后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9月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专业。目前是研二学生,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城镇化等。
记者了解到,他自从进入华科和清华大学学习,年年都拿奖学金,其中最近的就有清华大学“光华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和“优秀学生会干部奖金”等。
去年元月至9月份,舒全峰曾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县委办和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办挂过职。那些日子,舒全峰走村串户,调研农村变化和村民疾苦,深受当地干群好评。
此外,舒全峰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撰写调研论文,他前年回阳新县调研“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得到清华大学教授好评。
“尽管我在村里待的时间不多,但一直对山口村和阳新的发展非常关注,我做这些事情,并不是我个人有何企图,而是因为这里是生我养 我的家乡,有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我有责任去帮自己的家发展得更好!”舒全峰诚恳地说。
按照舒全峰的想法,下一步,他将说服帮助村民做到村务信息公开透明,民主透明决策,接受全体村民监督。其次是村干、组干年终述职;其三是搞特色农业产业和做好清洁乡村;最后是兴建村民公共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