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2-9 22: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桃:重商兴业 风生水起 2012-07-23
市州报“荆楚行”仙桃采访组记者 王杰 向竹清 高璐
仙桃,江汉明珠,鄂中宝地。
2009年至2011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每年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以上,三年净增162亿元。
7月里,走进仙桃,跨越式发展的火热气息扑面。
打造台资洼地
6日上午,骄阳炽烤着仙桃城南大道。富士和机械工业(湖北)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与火热。
这家台资企业、全球机械工业的“大佬”于2010年进驻仙桃,2011年就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未来3-4年内可形成30亿元的销售规模。
与此同时,城南大道西段,全球印刷电路板巨头——健鼎科技的厂房拔地而起。来自台湾的公司负责人刘光复介绍:健鼎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万个。
“招引台资已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严启方表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沿海制造业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台企纷纷“抱团”北上,寻觅新的投资洼地。
为争取健鼎项目落户,市委书记刘新池8次往返江苏无锡,在健鼎决策的关键时期,刘新池两次改签班机,急匆匆在半夜赶到无锡连夜拜访企业高层,一句“把健鼎项目当作我生命事业来经营”的肺腑之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而招商专班前后往返无锡40多次,甚至大年初一至初五还在给投资评估小组成员逐一拜年,争取支持。
一次次雪夜拜会,一次次星夜彻谈,再加上精心安排的实地考察,台商感受到仙桃干部的实干精神和浓浓情谊,最终落子仙桃。
“目前,落户仙桃的台资企业已达35家,年创税4亿元。”刘新池介绍:“今年有把握再引进台企10家以上。”
攀登产业高地
仙桃食品工业园区,一排排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品牌声名显赫。
走进武汉真巧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的产品展销会正吸引来八方客商。
这是一家过去在广州,后迁到仙桃的知名食品企业。为什么迁到仙桃?
“米面油蛋资源丰富,包装物流产业配套,华中地区市场广阔,现在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企业负责人回答。
在沿海食品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仙桃人凭借丰富的原材料、便捷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优势,将沿海食品企业一家家“迎娶”回仙桃。
2001年,台湾旺旺“情定”仙桃,10余年间,一厂变七厂,产值翻了20翻;
2002年,福建亲亲在仙桃创办仙桃亲亲,打入了华中市场;
2008年,广东华美食品有限公司落户,产品远销欧美;
去年,加多宝斥资30亿元,在仙桃打造凉茶生产基地。
今年2月,中粮集团投资4亿元的中粮米业(仙桃)有限公司项目正式开建。投产后,可综合加工30万吨稻谷,年销售额将达10亿元以上。
旺旺、亲亲、真巧、华美、海新、奕鲜……2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18家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在这片土地上托起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造就出一个全国食品产业的高地。
目前,该市已形成食品加工、机械电子、无纺布卫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等五大产业集群。去年,五大集群实现产值52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5%。
营造企业福地
过去,仙桃有汉江河运,有宜黄高速,地处武汉城市圈西翼核心区域,天赋异禀。
但在各地加快发展平台建设,区位不再是决定性因素的今天,仙桃凭什么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福地?
仙桃历来重商,近年来更是着力弘扬重商文化,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利商、留商、暖商的浓厚氛围。
有一个故事,让记者印象深刻。去年农历大年三十,在电话祝福中,该市主要领导得知富士和项目的台商负责人还在工地上催赶工期,于是市领导和招商局全体班子成员放弃家庭团聚时间,邀请富士和及在仙桃的所有台商一起吃年饭。
重商亲商,重在实践。仙桃有三张“牌”。
一张是“红牌”。对有成就的企业家,仙桃在政治上给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外商,仙桃还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一张是“蓝牌”。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市里除组织专班,对口服务,还由市公安系统指派专人,为企业保驾护航。发生有损企业行为,驻勤民警将被问责。
还有一张是“绿牌”。投资和贡献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家,持有市公安局授予的一张绿牌。绿牌车停放享受优惠,经过路口、岗亭,交警要立正敬礼。
三张“牌”之外,还有一根“线”。市纠风办与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开通“3650110”经济环境(纠风)热线。接到投诉后,城区15分钟、镇办45分钟赶到处理。2011年,全市共受理各类投诉89起,全部及时妥善处理。
168.1亿元的外商投资,493个引进项目。过去三年,仙桃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凭借这份成绩单增添的底气,仙桃正行进在奔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