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2-6 23:1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做为中国农民工第一奖,也是目前中国惟一由打工者自己设立的民间奖项。
历时近一年的“安子•第四届中国打工诗歌奖”,共收到国内外2000多位打工作者的来稿。经过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评委会公平公正的评选。2013年1月5日下午, “安子•第四届中国打工诗歌奖” 在深圳揭晓。湖南籍东莞打工诗人孙海涛获得“安子•第四届中国打工诗歌奖”大奖10000元,湖北籍浙江打工诗人刘丽华和重庆籍打工诗人泥文分别获得“安子•第四届中国打工诗歌奖提名奖”各2500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0000多名打工诗歌写作者。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打工诗歌创作的发展,“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由著名打工诗人许强,中国打工皇后安子与深圳诗人之夜主要召集人客人在2009年共同发起。由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评委会、南方诗歌研究中心、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深圳诗人之夜组委会联合主办。计划每年一届。
青春诗会,是被誉为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近年来,先后有郑小琼﹑程鹏﹑许强﹑陈德根﹑蓝紫等打工诗人登上了这一神圣的诗歌殿堂。不少打工诗人作品,纷纷入选各类诗歌年度选本及国内重要文化期刊。“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的设立,对打工诗歌的进一步推动功不可没。
在采访中,许强说:“本次获奖共有三人,一共入围共十人的作品将选入《2013中国打工诗歌精选》一书中,全国新华书店将上架”。
“打工诗歌要说出一般打工者说不出的话,要在人间传播真情、正义、良知和真理。”张德明谈起设立“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的初衷。客人则在颁奖词中说:“打工诗歌,是一种生命意识与人权意识的自觉开启,标志着打工部落的文明程度和心智发展的高度。”安子•首届中国打工诗歌奖获得者程鹏坦言:“渐渐地有更多的诗人怀着对打工群体的怜悯情怀,他们不凡才华出众。但历史会更加尊重在打工现场的诗歌。”
“安子•第四届中国打工诗歌奖”获奖者都是来自于最底层的打工诗人。或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历了太多生活的磨难,都共同热爱着做为精神惟一支撑的打工诗歌。
孙海涛认为:“安子•中国打工诗歌奖,虽然只是一个民间奖项,但我相信,它在三亿打工人心中尤其是打工诗人心中,已然竖立起了一面旗帜。首先是被誉为打工皇后的安子本身,其次就是以其名字命名的公益性质的诗歌奖项。它才举四届,却已深入打工人心。”
刘丽华在获奖感言中说到:“诗歌一直在记录我一路走来的打工生活和所思所想,它代替沉默的身体发出了声音,代表我自己,也代替众多打工者记录了打工生活。我们不是操作的机器,不是劳役沉默的牛羊,我们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思想,我们会说话,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及喜怒哀乐,但是冰冷的流水线剥夺这些权利。他们选择沉默,而我用诗歌记录下那些疼痛和挣扎,以及美好的向住。用诗歌发出了声音。”
泥文则对生存有更多地体会:“今年40岁的我,十七八岁时就离开了老家,为了生计,成了打工人潮中的一员。在河北做过拉砖坯的,在上海搞过拆迁,现在一机械加工厂做维修工作。一个人在异乡为了生计打拼的那种孤寂、苦闷,不身临其境,很难想象。我希望用文字记录下和我一样的打工者的内心情感,让更多人能了解打工者。”
每一个打工诗人背后,都有许多的故事与无奈。但打工诗歌作为他们精神的拐杖,在前行的路上永远支撑着他们,照耀着他们。上个世纪80年代伊始,发轫于珠江三角洲的“打工诗歌”因此历经30余年不衰,并逐渐扩散至长三角直至全国。在民间产生深远影响,并引起主流文坛的广泛关注。深圳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说:“从打工情感生活的倾吐到对人类总体命运的领悟,打工诗歌无疑要担负着探寻真理、追求光明和提升灵魂的神圣使命。”
2001年打工诗人许强,在《打工诗人》报创刊号宣言中明确提出:“打工诗歌与命运抗争的一面旗帜”。打工诗歌的命名,第一次正式形成。这也标志着打工诗人群体,开始自我觉醒。目前我国有三亿外出流动的打工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打工大潮,从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人类的流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自身和社会,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发酵和催化作用。千千万万的打工者在远离家乡的异乡挣扎着,不屈地向命运之神抗争着。在打工大潮的声势浩荡中,最撼动人心的正是这些平凡打工者平凡的悲欢,其间的曲折、跌宕才是生命的底蕴。
中国打工皇后安子的名言“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入选对深圳最有影响力的30年30个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打工青年。继续支持做为本奖的资助人,她说:“对于打工诗人来说,我们经历了什么就该说出什么。打工诗歌能启开打工生活中的各种奥秘,揭开打工生活的厚重帷幕,点亮黑夜之中无数双渴求的眼睛和心灵。”(作者:许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