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100|回复: 10

蕲春要想“复活”李时珍,必须从娃娃抓起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25

主题

735

帖子

249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493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2-20 0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在深圳上小学。一日放学回来问我:“爸爸,老师让我们写家乡。我们老家有什么好写的啊?”
      我告诉女儿,我们老家历史上可出了个大名人,名叫李时珍,是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写了一本很了不起的医书叫《本草纲目》,里面详细记录了许多中草药的功用。
      女儿似懂非懂:“他是一个超厉害的医生吧?”
      我说:“是的,他是个超厉害的医生,所以人们都叫他‘医圣’。就像杜甫写诗很厉害,人们叫他‘诗圣’一样。”
      女儿突然冒出一句:“老家有这么厉害的医生,那为什么奶奶的病没有治好?”
      我顿时哑然。
      我的母亲因病医治无效,于去年暑期在老家去世。女儿是亲眼见过老家的病床上奶奶生不如死的样子的。奶奶的死,一定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对她这个纯朴、率真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呢?
      我明白女儿的简单逻辑是,老家既然过去有“医圣”,还留下了医书,那现在的医生也应该很“厉害”了,可为什么就治不好奶奶的病呢?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牵涉很广的话题,深究起来,还真让我们这些李时珍的后人们无言以对。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的祖先是“医圣”,我们家乡的医术就必须多么高明。这只是一个小孩的直观推断,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推断,在现实中实现了吗?家乡的医疗医术水平,与“医圣”故乡的名号有相当大的落差,这是不争的事实。“小病在家看,大病上武汉”,已成为家乡多年来的一种社会现象。我的母亲,也是在县城医院折腾了多次,最后不得不到武汉同济医院才确诊的。
      家里供着神仙,却往他人庙里拜佛,这是一种现实的无奈。这种无奈的背后,是家脉香火的失传,是人文资源的失落。
      老实说,不仅是我的女儿读到小学三年级才第一次听说李时珍,就是生在蕲春长在蕲春的我,对李时珍也没有多少了解。回想起来,我第一次知道李时珍大概还是在初中二年级的历史课上,当时还暗暗吃惊这么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竟然就出在我们家乡。除了历史课本上的寥寥几句,我和我的同学们对李时珍的其他情况,无从了解。相反,课本上没有、老师在课堂上也不会提及的家乡另外一位历史人物陈细怪,我们却耳熟能详。他一生中充满智慧的种种搞怪故事,通过民间传说,口口相传,深深地留在了我们脑海中。
      说来惭愧,我还在李时珍中学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求学生涯。在李时珍墓旁,在雨湖畔,在麒麟山下,都留下了我少不更事、离经叛道的身影。可在我的记忆中,在李时珍中学的三年时间里,老师在课堂上只字未提李时珍,学校也没有举办任何有关李时珍的展览或者活动。至于校名的来历,大概就是因为它是距离李时珍陵墓最近的一所中学吧——而这也是作为学生的我们的猜测,校方未有任何解释。说来它应该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中学,实际上,它却有点名不副实。
      蕲春人口据说已经超百万,可百万蕲春人中有几个人真正了解李时珍、熟悉李时珍?今年距离李时珍诞生已经有了490周年,可四百多年来又有多少蕲春人继承了“医圣”的衣钵,沿着“医圣”救死扶伤的足迹前行呢?李时珍若泉下有知,一定会痛骂子孙不屑。
      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剧,是四百多年来整个蕲春人的悲剧。看看今天,除了一座李时珍陵墓尚算保存完整以外,家乡还有多少李时珍的遗迹可供瞻仰?如今的蕲州,依旧是斜阳余辉,依旧是槛外长江,然而面目全非的江山胜景,使慕名而来的游人几乎找不到可以凭吊的东西。凤凰山无语静默,麒麟山倦卧江岸,只有一座斑驳的古城门在诉说着世事沧桑。昔日繁华的“蕲州十景”,凤岗晨钟、龙矶夕照、鸿洲烟雨、龟鹤梅花等,谁还能如数家珍?至于朱明王朝的子孙特意“迁都”蕲州,打造历史上显赫一时、威震四方的荆王府旧事,如今的年轻后辈又有几人知晓?李时珍倾尽毕生心血的煌煌巨著《本草纲目》,如果不是当朝收藏,而仅仅是留给他的子孙后代,恐怕早已灰飞烟灭。
      令人痛心的是,悲剧还在继续。
      一个城区的发展离不开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个李时珍,足以让蕲春人蔚藉平生。近十几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做“复活”李时珍的文章,也取得了很好效果,但越做下去,似乎越难以为继。为什么难以为继?是后劲不足也。为什么后劲不足?是蕲春子孙对祖先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文明缺乏深深的认同,缺乏应有的自豪感,甚至,连了解都谈不上!试想,连祖先都不了解的子孙,能复制祖先的辉煌吗?
      提到蕲春,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还会想到詹大悲,想到黄侃,想到胡风,想到蕲春是闻名于世的教授县,想到蕲春的儒学之风大盛。然而蕲春有多少人在考究、开发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好在,“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相信总有一天蕲春会光芒四射的。但愿已经延续了几代人的悲剧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不再重演,“复活”李时珍,需从娃娃抓起!




人生就象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1059

主题

5199

帖子

647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7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2-25 06:5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1059

主题

5199

帖子

647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47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2-25 06:56: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蕲春人应该把李时珍医学和文化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14

帖子

36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2-25 11: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时珍是蕲春永不枯渴的源泉,永不生锈的瑰宝,可惜当局冇做好这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四川
精华
0

58

主题

394

帖子

154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47
QQ

IP属地:四川省成都市

发表于 四川省成都市 2014-3-9 16: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蕲春的李时珍,可别被黄冈了哦!黄梅戏大剧院就是个前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8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漂流者

Rank: 8Rank: 8

积分
15390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3-18 19: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072

主题

3240

帖子

364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641
QQ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 2014-3-30 1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赞一个。
好1.gif
2021年3月8号,星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0

主题

126

帖子

132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3-30 2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圣是李还是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福建
精华
0

7

主题

243

帖子

432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32

IP属地: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发表于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2014-4-15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复 李时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91

帖子

10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04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4-4-22 15: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蕲春人要做的,不是复古,而是创新。
古时中药按照阴阳五行来基础理论阐述中草药的功效,唯心主义居多,解释起来似是而非。必须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中草药理论体系。这样,才可以在古人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