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227|回复: 15

乡土厨子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2-21 20: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2WyXRzty6FvE80ntM52&690.jpg
  乡土厨子
    在农村,凡遇红白喜事,都有在家办酒席宴请宾客的习惯,主人家往往会接厨子来主(伺)厨。
    厨子,口语称为大师傅,其实,按照职业技能来分,他们应叫厨师。所谓“师”者,即能者为师也。乡土厨子,平时跟村子里的人一样,也是靠种田、做农活为生,只是兼做厨子。闲时闲月,这些乡土厨子活跃在乡间,他们配备有蒸煮、餐饮等用具,为村子里做好事的人家去伺厨,为宴席做出一桌桌美味佳肴来。
    说起大师傅的由来,还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相传有一户人家盖房子,有木匠、瓦匠等,主人也接有厨师。因为大多匠人带有徒弟,随徒弟的叫法,都相互称为师傅,大家却叫厨师为“火头军”。(古代“火头军”即军队中做饭的火夫)厨师听后,就觉得不高兴,中午有意延迟开饭时间,师傅们都饿了,就催。厨师说:我也没徒弟帮厨,饭还没做好。“吃饭大于天”,师傅们都没办法,于是就公认厨师为“大师傅”,而匠人(手艺人)则叫师傅。
    在我的家乡,不到三五里范围的庄户人家,总有几个能胜任办喜事、整(赈)大酒伺厨的大师傅。主人家聘请大师傅,昔时是以请帖放在神龛上为定妥,意为“坐”在大师傅家恭迎,称呼是某府某大师傅、正书内容是某月某日某好事……之台驾,并以烟酒成礼。
    一般的厨子都自备有竹蒸笼、菜碗、碟子等炊具,大师傅在动厨那天傍晚,主人家从大师傅家挑回酒席所需用的炊具,并请来大师傅。大师傅用提包提着菜刀、大勺、围裙、套袖等下厨用的必备物件,来到主人家。主家按照大师傅开出的菜单,事先买齐了宴席的酒菜。这时,帮忙的也做好了晚餐,大家陪大师傅酒醉饭饱后,听从支宾先生的安排,贴对联的贴对联,借桌子板凳的借桌子板凳,接客的接客,帮厨的帮厨……各行其事。
    帮忙的多为本房族人,也有隔壁乡邻。帮忙的在厨房里搁好案板,把备好的鸡鸭鱼肉放置在案板上,大师傅拿出菜刀等用具,抹上围裙,打扮出大师傅的行头来。围裙上的口袋又深又大,大师傅的双手总时不时的插在口袋里。这时,支宾先生用茶盘端来毛巾、肥皂、香烟和红包,请大师傅喝茶,说上几句客套话。礼性讲完后,大师傅便开始伺厨。
    大师傅又把帮厨的女人们细分,有烹调基础的则做大师傅的下手,刀功好的切肉、剁鱼块。其中,有添柴的、有洗碗的、有蒸饭的……大师傅只是打理菜食中油盐酱醋之类,负责调味,掌握主料和配料所需的份量。过去把煎炒烹炸叫掌勺的,这才真正是厨子的主要职责。
    前些年,农村请客蒸煮烧的是劈柴,火力不均,不如现在蜂窝煤、液化气快,做菜都是先一天晚上开始,备第二天待客。在农电没有普及的年代,主人家借来生产队一组柴油电机,顾一名机务师傅,发电照明到深夜。台前屋后,堂屋厨房里红红火火,很有喜庆感觉。
    竹蒸笼,用楠竹篾片制成。用它去蒸食物,蒸汽不会倒流,食物熟得快,蒸出的食物具有一股竹香味。一般的蒸笼都有手柄,手柄的作用,一是方便移动,二是当作蒸笼的横梁,去连接蒸笼圈和蒸笼底的一根根竹齿。
    菜碗和碟子每十个为一筒,过去的菜碗很是讲究,家乡请客酒席上菜碗有大小之分,如有些地方十碗菜也分出“四大六小”来,即四大碗、六小碗。盛菜所用的大碗是类似于汤碗,人们习惯称为“海碗”和“天碗”;小碗则以中型的金边芦花碗为主。请客酒席上碟子,人们又叫它“酌盒碟子”,以平底为常见。
    家乡的宴席习俗,正因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般而言,酒席分为上下两餐。而菜肴的碗数则大不相同:有些地方吃酌盒碟子;有吃十碗的,象征十全十美,而十碗也有“四大六小”的,即四大碗、六小碗;也有十二碗的,象征十二月花开之寓意。
    家乡宴席上的主打菜都少不得“沔阳三蒸”,即粉蒸肉、蒸鱼、蒸鸡、蒸排骨等,寓意“蒸蒸日上”。蒸菜系列先蒸熟,用碗从蒸笼里捡出,客来时开始拓笼,蒸热后端出将碗翻扣,大师傅在碗里撒上葱花,淋上芡汁,就可以上席了,色鲜味美。
    家乡酒席宴上的菜肴大致有:全家福(汤类)、油炸花生米、炒粉、炒笋衣、大煎丸、小煎丸、珍珠糯米丸子、肉丝、肉片、鸡子、牛肉、蒸菜系列、滑鱼片、酥小鱼、油炸全鱼、煎鱼、红烧甲鱼、黄鳝、熬肉红枣甜汤,榨菜……
    大师傅伺厨时也捞有外快,当地叫“瓜子钱”、“开笼钱”等。大师傅取彩“瓜子钱”,是在席上的菜到第六碗,就上一盅子瓜子,宾客吃瓜子就要掏瓜子钱,一般是上座的客人带头出,其他客人跟着出,不计多少,把钱丢到分完瓜子的盅子里,由端菜的人交给大师傅。人人丢瓜子是对大师傅的特殊礼待,说明做出的菜好吃可口。“开笼钱”是取彩新郎、新娘,送亲的舅姥爷等人的红包,不给红包,大师傅则不打开蒸笼,端菜的也端不出那几碗蒸菜来。这时,端菜的通过做工作(其实客人早有准备),红包才丢进端菜的茶盘,转交大师傅。还有新姑娘“参厨”也要给大师傅点心、香烟、红包……于是,大师傅围裙的口袋鼓囊了起来。
    大师傅的权利也大,拍筒子赶酒的进棚,先是要拜见大师傅,笑脸递烟打招呼,不然就吃不上酒菜。
    昔时,大师傅的工钱明码标价,也有按桌要钱了。大师傅伺厨完毕,喝酒下席后,主人端了洗脸水,大师傅洗完手脸后,支宾或礼房从主人家人情中拿出钱来付给大师傅,外加二包烟,称为好事逢双。
    主人家所借大师傅蒸煮用具在第二天后归还,蒸笼洗静吹干,碗碟清理竖放。昔时很少有给租金的,只是些食糖,散酒、香烟之类的礼物。在上世纪生活水平不高的年代,人们礼尚往来、人情世故的交往不讲排场,三五块钱也拿得出手去赶人情喝酒。
    还蒸笼的情景犹如昨天,大荆篓装着蒸笼,蒸笼盖反扣着放有一斤食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食糖包装古朴,牛皮纸包成圆锥形的宝塔状,上尖下方。散酒灌进空酒瓶,报纸卷紧当瓶塞。
    乡土厨子一辈子在灶台前度过,就那么几个花样,所以做起来也得心应手。村里老老少少一代代人吃着一方水土的美食,一方风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这其中也涵盖着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因素。
    “经过了厨师手的菜,汤都好喝。” 乡土厨子的优点就是做出来的菜味道好,也不浪费,为主人节省一些材料。做菜时,手脚快,走菜迅速,即使是流水席,也能应承。
    现在,乡土厨师再不光是上门烧菜,有的厨师还带上炉具、餐具、餐桌、凳椅,备好菜料,甚至带上服务人员,为户主提供一条龙服务。有的小区还提供场地,让居民办理家宴。
    乡宴的更迭,乡土厨师的与时俱进,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张才富
    .
       002WyXRzty6Fwtr6cgF99&69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隔岸观花 + 10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6

主题

4263

帖子

58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1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2-21 21: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年老家有这样的专门的班子,婚丧嫁娶办事的上门弄饭,讲好多少钱一桌。食材主人家买也可。他们很专业,专门搭棚,提供座椅,提供碗筷,他们自带灶具,一句话,主人家只要出钱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8

主题

986

帖子

161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1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2-21 2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总认为厨子吃的很好,没想过他们很辛苦。赞..
叶子的离去..是风在召唤还是树地不挽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1

364

主题

4435

帖子

526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26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2-21 21: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春节前后,厨子师傅很难请,家里人都喜欢把“事情”放在年前年后那几天办,
因为这个时候,多数人都放假了,外出打工的乡亲们也陆陆续续回家了,人多办事热闹些。
现在也有很多都不在老屋办酒席了,直接去酒店包办,省事些。
不过还是没有在老屋里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1

364

主题

4435

帖子

526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26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2-21 21: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从支宾先生的安排,贴对联的贴对联,借桌子板凳的借桌子板凳,接客的接客,帮厨的帮厨……各行其事。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场面了,现在不喜欢喝酒,不喜欢走亲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2-21 2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迷离落叶 发表于 2014-2-21 21:14
小时候总认为厨子吃的很好,没想过他们很辛苦。赞..

         psb.jpg
   故乡一词,犹如根须,深深地扎在我心灵的深处。
   尽管故乡是那么的遥远,但我最恋是故乡;尽管我置身在异地,但我的根在故乡。
   故乡的印象是什么?是那望不到边的排湖,是那一棵棵翠绿的冬青树,是那厚重的泥土路,是那片青瓦白墙,是那浓重的乡音,是那烈性的范关烧酒,还有那真挚的亲情……古老的牛耕,古朴的风俗!
   离开故土,十多年过去了,我也老了,平凡的日子里,越来越思念故乡,越来越多场梦回故乡,越来越多想回故乡。如今和孩子们生活在城市,但儿子们的户口薄上祖籍还是仙桃,那永远是我家的根基。
   最恋是故乡啊!忘不了故乡的情和爱,忘不了故乡的水,故乡的人。那片小小的村落里,有我的祖坟和魂牵梦萦的童年记忆。
   所谓风物它包括风光、民俗、方言、物产、古迹、轶闻等,所谓风物志,就是记载这些的地方志。具体指就是能体现家乡特色,家乡土地上生产的植物,动物,工艺品等。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便是回到故乡,曾经的风物大都被岁月湮没,留下的只有回忆。故乡是一幅挂在远方的画。我一直幻想把这幅画摘下来,保存在记忆深处。
   写故乡的人情风情,就算是对故乡风物忆旧吧!(张才富)
   问好迷离落叶朋友!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三伏坛子 + 10 + 10 故乡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2-21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伏坛子 发表于 2014-2-21 21:30
听从支宾先生的安排,贴对联的贴对联,借桌子板凳的借桌子板凳,接客的接客,帮厨的帮厨……各行其事。

小 ...

    “四大六小”是天门的席面,也是你们那里的酒席。家乡有一条沔沟,不是封口头闸那条。而是南堤后面的那条沟,以沟为界,解放前,沟南属沔阳,沟北属天门管辖。于是就有了这一地域酒席的不同。如你家靠汉江边的话,像合力、封口头、石和、西台、青年、蚕场...都是“四大六小”碗的酒席,吃不完,用手袱子包松孜肉,发鱼...前天你问到的宝善桥,在南堤,上世纪中叶那里曾有一所公办小学..问好坛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三伏坛子 + 10 + 10 满满的回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1

364

主题

4435

帖子

526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26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2-21 22: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伏坛子 于 2014-2-21 22:47 编辑
byht 发表于 2014-2-21 22:10
“四大六小”是天门的席面,也是你们那里的酒席。家乡有一条沔沟,不是封口头闸那条。而是南堤后面的 ...

就是哇,我们屋后面叫老沔沟,再往后面还有个新沔沟,我下次回家拍些老沔沟的图片来,我们那的酒席就是和天门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31

364

主题

4435

帖子

5267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267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4-2-21 22: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伏坛子 于 2014-2-21 22:45 编辑
byht 发表于 2014-2-21 22:10
“四大六小”是天门的席面,也是你们那里的酒席。家乡有一条沔沟,不是封口头闸那条。而是南堤后面的 ...

那就是我的小学了,我上学时,已经更名叫南堤小学了,是新盖的楼房,不过我才毕业,小学就倒闭了。
南堤的孩子们都去了青年和三伏潭二小上学了。
我记忆里有印象,小时候听长辈说去宝善桥,也就是小学的那个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2-21 2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伏坛子 发表于 2014-2-21 22:41
那就是我的小学了,我上学时,已经更名叫南堤小学了,是新盖的楼房,不过我才毕业,小学就倒闭了。
南堤的 ...

     乡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