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44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自己的诉求,但表达方式不应该只是责骂。廉价的愤怒除了宣泄情绪之外,对改变现状并无帮助,甚至是破坏性的负能量。
我们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其实有必要想一想,自己能否做些力所能及的改变。“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这句口号曾经让不少年轻人激动,似乎真的不用做什么,只要在公共事件中充当一个围观者,就可以形成一种倒逼变革的压力了。现实果真如此简单,围观真的能改变中国吗?从众多的“围观”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它只是一场热闹,甚至变成猎奇、起哄、挑衅和煽动。这个社会,不缺围观者,缺少的是协调者和行动者,积极的公民行动才是社会变革的真正动力。
告别愤青的姿态,远离片面的指责,拒绝做不负责任的围观者,以积极的公民身份积极融入改革,才有可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成就自我,积极地表达,积极地行动。
社会和网络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党同伐异和情绪化的对抗,只会进一步撕裂本就稀薄的共识。积极地表达,就是避免那种“张口就骂”和“逢政府必反”的网络戾气,拒绝被偏激的情绪牵着鼻子走,理性地参与公共讨论,客观地看待改革面临的问题,善意地建言,做一个矛盾的协调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走到这一步,已经不缺观念和理论,最缺的是行动——不仅是政府和官员的行动,而且是每个公民的参与。
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对每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充满敬意,他们不只是在网上抱怨法治不健全,而且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维权,以此捍卫法律的权威;他们不只是抱怨雾霾,而且会默默地少开一天车,默默地将空调调一度;他们不只是批评红十字会,而且会在自己捐款后,随时监督这笔善款的流向;他们从网上的虚幻民主中走下来,去参与小区业委会的竞选……
当我们以积极的公民身份融入社会之中,才不会对“你为社会做了什么”无言以对。若干年后,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史时,希望更多人能为其间留下的自己的印记而备感欣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