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爱赶岔 于 2014-3-1 09:58 编辑
我是蕲春土生土长的农民,但不当农民好多年了。
历朝历代,没有哪个朝代有现在政策果好,种地不交租不说,还补贴,理论上来说,这田种的得,再说农民种田屠夫杀猪天经地义,过去农民不种田把田地荒废了,那叫败家子不务正业,可现在有几个人种田?种田算不过来账,就拿我来说,要是在屋种田,七考八罗的,根本是年糊年月糊月,后来冒得法,只有出去打工。
我在江苏挖隧道,一个月平均一万二左右,老婆在纸箱厂工资4千多一点,上班十个小时,夫妻两一年能存15万,有的公务员说,挫!比我还多!么果苕哦,这个事就是给恩十万一个月恩也做不来,我是么事工作量,恩是么事工作量?恩日天天在办公室翘脚噶手的茶果润,那种付出和艰辛……唉,不说啦,一说都是泪,当然你们的活我也干不来,你们是捏笔杆子的我们是捏锄头棍的,所以我们不要相互鄙视,应该是相互理解,不管么样说,我们在外务工的农民工至少支撑蕲春县一半的收入和消费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不管在外面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发抛,祖坟山还是在蕲春,蕲春人的思乡情结是很重的,再多的抱怨再多的指责,其实都是指望蕲春好。
这两天隧道排水,没有上工,打拱儿手冷,就窝在比古笼儿里看赵县长的工作报告,感触很深,想款哈我的感想
我是农民,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思路和观点,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望大家么见怪,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就带过点,有便大家了
赵县长报告写的真好,坐北朝南依山旁水楼台水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礼有节有情义,讲事实摆道理重数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虽说那些数据我是真心的看不懂,但我还是能从家乡这两年的发展和变化感受到这些滚烫的数据。每次回家踏上家乡的土地,都能感受到这种扑面而来的变化,从县城到农村越来越有范了,虽然这些变化让我这样保守的农民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措手不及,但我还是渴望这种改变,穷则思变,不变哪来的发展?
但是这种变化我个人感觉是有点冒进,缺乏长远性前瞻性和整体协调性,冒进点步子迈大点这些都不要紧,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缺乏长远性就要多走好多弯路,我在浙江一个小县城挖隧道,县城要改造河流,县政府发了几万份征求意见传单,广泛征集意见,哪里该修护栏哪里该砌台阶哪里该建花坛,河流改造后又美观又实用方便,很有人性化,我们村领导也突发奇想,搞个景观园,老百姓哈不晓得么回事,地给征了,刨坑栽树,热火朝天,后来没人来玩,没人管理,不了了之,村里还欠一屁股债,每次回家看到一山头的的枯草,我都黯然神伤,不晓得我那村长大叔有愧冒
只要一说起发展就离不开城镇化,招商引资拉项目
城镇化的核心应该是"人",不是么事简单的拆乡并镇,农民上楼。城镇化是要农民共享富裕机会,实现真正的城乡平等,推动乡镇产业的高收益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支出之间的平衡。让我们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政策红利,哎,我享受的的红利就是离乡背井挖隧道
赵县长说啦,投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驾辕之马,项目是实现投资的有效载体,所以招商引资拉项目成为头等大事,经过考核,领导卖力招来不少,可我感觉就像拉人头,什么节能灯服装电子陶瓷生物制药一锅端,良莠不齐,有的根本没效益,本质就是圈地,配套服务跟不上,最后都是烂尾楼式的招商,没有效益不说,还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农村有句老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求人不如求己,我觉得招商引资不如把自己做强做大,盘活民营资本,像江浙那样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群,比如轴承之乡羊毛衫之乡燃气灶之乡五金之乡汽车配件之乡,形成特色产业链。
浙江新昌有个小将花生,就是我们蕲春的三粒米的花生,政府推销出去,成为一个产业,我们蕲春那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蕲春四宝自不必说,还有山药贡米各种丰富的药材,为么事没有一个叫得响呢?
我想这是发展思路问题,总指望别人来发展自己,把外来的投机商当爹一样供起来,而放弃自身的优越资源等别人来开发,现在蕲春民间资本大得很,好多人手上捏一把的钱不晓得做么事,政府应该引导民间资本,以农村合作社和股份制的形式参与本土资源建设和开发
蕲春不管么样发展,都绕不开李时珍,必须高举李时珍的伟大旗帜,三国的大乔小乔,无非就是两个美女,6个县抢她作城市名片,大打口水战,恨不得兵戎相见,李时珍是土生土长的蕲春哥,没人争没人抢的,还得到国际认可的,并且名气震古烁今高端大气上档次,把老爷子用透用活,非常考验蕲春领导班子的智慧,我认为深挖李时珍的人文精神,走中医兴县的道路才是王道。
我还有一个疑惑,赵县长的报告提出的5522工程,围绕千亿产业目标,打造50万亩药材种植,中成药、保健品和营养食品、蕲艾、生物制药、医疗器械5个100亿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200亿文化旅游养生产业和200亿现代物流业。力争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5家,这些产业和基地都在那里呀?都是些什么人在上班呀?很好奇,我有点闲钱,让我入个细股撒。(高德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