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感湖管理区党委书记 黄智敏 2014年1月27日 农历腊月二十七 今天上午,我带着沙湖办事处主要领导又一次来到各生产队困难职工家中,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愿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送去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我们一行先来到柴湖队老党员柳水田家。我仔细询问老柳的家庭情况。老柳已60岁,一家四口人,老伴因病重常年卧床,育有两个女儿,均患有精神病,想打工挣点钱,但走不开。老柳告诉我们,多亏了几年前队上干部帮助申报低保,才勉强过日子。 从老柳浑浊又布满血丝的眼神中,我察觉到他对生活的无奈,感受到他身上肩负的家庭重担。我勉励他树立生活信心,我们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随后,我们又去桥东队方汉喜家。方汉喜已有60多岁,一家四口人,自己患有尿毒症,孙子患有红斑狼疮,儿子在外务工,儿媳离家出走,家庭生活困难。 离开方汉喜家,我们到了朱湖队老党员凌么元家,凌么元已经70岁,患有严重尿毒症,大儿子和大儿媳已去世,小儿子未婚。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在走访中,我发现和了解到,大多数农村困难户主要原因是因病致贫、困难返贫。这些困难群众的生活,牵动着我的心,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个强烈的信念在我心中升起,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走访结束后,我回到办事处召开座谈会,听取办事处、生产队书记关于困难群体情况汇报,生产队集中反映了各生产队困难职工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形成了统一意见,解决办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行民政、农业多部门联动,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向困难群体倾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助、人文关怀措施,将新一年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逐年改变困难局面;二是期待并争取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报站制度,着力解决区人口较少、新农合筹资总额不多、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方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