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师德如何,学生、家长也有发言权。南都记者从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并施行的《深圳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档案管理规定》获悉,深圳将建立教师师德档案,触犯体罚、收受学生、家长财物、有偿家教等14种行为之一的,师德考核一律不合格。昨日受访的教师、校长以及家长等对此评价不一。 师德考核引入社会评价 根据规定内容,深圳中小学校都应当建立师德档案管理、使用制度,开展师德考核活动,对师德建设进行过程管理、量化管理和常态管理。师德考核包括政治思想规范、业务工作规范、教书育人规范、为人师表规范四个方面。在每学年末的学校年度考核前进行。 按照规定,师德考核应当包括自我评议、学生评议、家长评议、同行评议等方式,结合学校实际,根据相应的评议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学校可成立由人事干部、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代表等组成的师德考核工作组,负责综合研究、审核相关师德材料和各项评议情况,提出师德考核等次建议。教师对学校师德档案管理工作小组决定的师德考核等次有异议的,可向学校所属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失德严重的予以解聘 教育局称,教师师德档案的内容,是评优评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提薪晋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按照规定,教师有体罚、收受学生、家长财物,参与有偿家教等14种行为之一的,一律考核为不合格。师德考核结果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年度考核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等次。 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建立全市师德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教师名单。师德考核结果基本合格的教师,由学校进行重点警示、帮扶,帮助教师改正错误,提高师德水平。而有严重失德违纪违法行为、师德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其调离教师岗位或依法予以解聘。 市教育行政部门将建立师德档案动态数据库,作为监督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建立教师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将师德考核与本市个人信用信息制度相衔接,适时将教师违反公共道德情况纳入师德档案。
市教育局:增强考核的全面、客观性 目前,深圳市有6.5万多名中小学专任教师。通过建立师德档案管理和使用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师德情况实施过程管理、量化管理和常态管理,彰显师德优秀表现,及时发现纠正师德问题,以制度化形式大力促进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多方面关系,决定了师德考核方式必须是多元的。通过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区的参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增强考核的全面、客观性,既防患于未然,也为师德建设提供方向指导。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也是推进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的重要环节。
http://sz.bendibao.com/news/2014312/60172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