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匠 一个电工 一个铝合金老板 三兄弟开荒建“绿色银行” (记者 吴高斌 左聪) 10日,阳新县白沙镇金龙村与巢门村之间的一片海拔300多米的荒山上,巢门村村民舒思兴、舒思武、舒克华正忙着指挥众人种植油茶树苗。
据白沙镇林业站站长石从军介绍,舒思兴、舒思武、舒克华都是巢门村人,他们分别是一个木匠、一个电工、一个经营铝合金的老板,合伙在这里承包了550亩荒山,种植油茶和套种中草药。
今年46岁的舒思兴,十几岁时就开始学做木工,几十年的打拼,存了四五十万元积蓄。
去年,舒思兴看到本村很多山场都被凯迪公司承包种油茶,观察到本村与金龙村这一块地形非常适合栽种油茶,荒着怪可惜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念头:何不将这片山开出来种油茶?
“当木匠既需要好眼力还需要好体力,等我年纪再大些就做不了木工了,得另谋生计了。”舒思兴笑着说,承包附近的荒山种植油茶,也是受全县上下植树造林氛围的启发,深思熟虑后才做出的决定。
开垦荒山种油茶,初期所需成本较大,舒思兴决定寻找合作伙伴。他在小组里“游说”村民,宣传种油茶的好处和前景。
同组的两个年纪相仿的兄弟舒思武、舒克华,通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加入种油茶基地队伍中来,一起将金龙村与巢门村之间的荒山全部承包了下来。
“来到山上一看,到处都是荒草荆棘丛生,没有一条上山的路。刚开始,我们3人还真想打退堂鼓。”舒思兴坦言,“后来镇里带我们去排市油茶基地参观,听了他们开荒种油茶的艰辛故事,我们坚定了信心,决定干下去。”
去年8月份起,3人请了两台挖掘机整理荒山,整理好一片便按60元1亩,包给附近村民栽种油茶。
“当下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期,目前开垦出来的荒山上已经种了近3万株油茶幼苗。”舒思兴指着山间一大片油茶高兴地说。
看着大片的荒山慢慢变绿,一棵棵油茶茁壮成长,舒思兴的脸上荡起满意的笑容。
白沙林业站站长石从军给三兄弟算了一笔账:油茶树5年开始挂果,8年进入丰果期,到时候每亩的纯收益就可达500元至1000元,整个油茶基地一年的收益约为30万元。若再加上养殖土鸡,种植药材、果蔬之类,形成一条绿色生态产业链,越往后收入越可观,现在相当于给自己建一个“绿色银行”,将来子孙都受益。
我们准备在靠近山脚的地方,隔空建两栋房子,一则可以守着油茶林,二来可以在山上养些土鸡。舒思兴说,他们的计划是:以后在油茶林中种些姜、药材等,再养一两万只土鸡。在他们的心中,这座曾经的荒山、未来的油茶基地已有了规划。
“若是在过去,会担心茶油太贵没人买,但是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青睐绿色健康的茶油。”舒思兴对自己的油茶产业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