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52|回复: 2

襄阳好风日 南漳春秋寨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7

801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均州武當領軍元帥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0463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3-22 13: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图片来源网络 ,不可以联系作者深表歉意!!!!

春秋寨:位于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陆坪村境内,又名陆坪寨、邓家寨,S250 省道76KM处,山寨海拔高270米。保存较为完整和集中。山寨遗世独立,危崖高耸。茅坪河对面山腰有山寨三处,类似古崖居。春秋寨目前没有开发,极具观赏价值。 南漳县古山寨多,据初步统计就有200多座,东巩就有74座,是华夏大地上发现的最为完整、数量最多、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较为完好的山寨文化奇观和传统山寨。春秋寨是目前所知的襄阳市第一大古山寨,也是亚洲第二大古山寨,目前已经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12338qrhgr09c1y45gva1.jpg
春秋寨地形独特,山水交融,视野开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利。相传春秋五霸之楚国发迹于南漳,楚先人“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为抵御外敌侵略而修筑此寨。山寨就筑在南北向的山脊之上,东、西、北三面临水,南面一道断崖,刀劈斧削一般,让人心惊胆战。

20130615134827_8248.jpg
整个山寨约大小房屋150余间。是目前所知南漳乃至整个襄阳最大的古山寨,房屋大小从6—30平方米大小不等,但全部是矩形结构,另修建有蓄水池等设备;房屋大多是由石头垒就而成,极少数的房屋用石灰浆装饰过,想来这是后人为了战备需要而重新修建的;前者的寨墙上有凸凹的墙头,而后者则有热兵器时代特有的射击孔;山寨寨墙,门框,门顶板,门槛都是用人工斧凿的条砌成,较为规整,有的甚至雕有花纹,但也不粗糙,这断然不是战乱,灾祸时的仓促工作,一定在相对太平时期就已开始兴建,也许是未雨绸缪吧!国兵之所?庙宇?防空洞?历史留给人的永远也会有一些疑问。百条房屋顺着蜿蜒的山脊建造,各抱地势,盘盘围困,南构北折;石头砌就的房屋座座相连,石头铺就的小道绵绵贯通;荆棘中路径依稀可辩,悬崖边石阶错落有致。所有的房屋都已没有了屋顶,模样也没有了朽木和砖瓦的残迹,有的说是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人们只能就地取材,以茅草树叶覆盖,为一时防守之用,岁月的风吹雨打,早以使这些屋顶荡然无存,灰飞烟灭。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其实有一些房屋也是有瓦片和木构件的,但在那个年代被“破四旧”时拆做它用,至今陆坪村的某些古老建筑仍是用的这些材料,村里不或之人大都对这些事记忆犹新。


HJSB20110917A4_25.jpg
古老金南漳 最美春秋寨
金南漳人文底蕴深厚,在全国第3次文物普查中,南漳全境共发现古山寨800多座,被新华社誉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其中被称为山寨扛鼎之作的春秋寨最具观赏价值,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称其为“中国最美山寨”,200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春秋寨位于东巩镇陆坪村,海拔270米。山寨自南向北呈条形布局,南北长460米,东西宽8至50米不等,现存石砌房屋158间。
南漳山寨的起源,有传是楚国为御敌而建,春秋寨更具传奇——东汉末年,关羽在此苦读《春秋》,后人建“春秋楼”纪念,春秋寨因此得名。据考证,南漳山寨修建年代在明清时期,与农民起义有关。
春秋寨易守难攻,东西北三面临水,南面是刀劈斧削的断崖,地利之险令人叹为观止。[
HJSB20111119A4_58.jpg
春秋寨得名于东汉末年。相传关羽胸怀济世大志,苦于不得明主,于此寨苦读史书《春秋》而得名。桃园三结义后,关羽战远安,搏当阳,在南漳东巩团山寺收周仓,演绎出一系列动人的三国故事。
关云长镇守荆州时,结识了当地卧牛山寨的邓姓两兄弟。这兄弟二人,性格各异,长兄邓茂常自幼读书,颇有安邦治国之才。弟弟邓茂健却爱舞枪弄棒,身有万夫不挡之勇。关云长自打结识了邓姓兄弟以后,常常到陆坪游玩,和老大谈论《春秋》,和老二研习武艺,遂成莫逆之交。当时,三国鼎立,霸主争雄,驰骋逐鹿,时时腥风血雨,刻刻硝烟弥漫。邓氏兄弟为保一方平安,花费巨资,在陆坪最为险要的鲫鱼山上建起一座山寨,招兵买马,居险而守。与卧牛寨互为犄角之势,为百姓争得一方乐土。人们亲切地称这座寨为邓家寨。太平时期,百姓下寨种地,每遇烽烟四起,陆坪一带男女老幼齐上山寨,跟着邓氏兄弟凭险杀敌。邓氏兄弟最敬重的就是关云长,在山寨内建有一百多间房屋,在最险要的高地上专门给关云长盖了一个读书和研习兵法的亭楼,全部用青石砌成,上下共五层,檐飞四角,上挂风铃铛,平时不准其他人到里面玩耍,并派专人守护。关云长每次来到这里,正襟危坐,左手抚虬,右手捧书,秉烛夜读《春秋》,苦思济世救国良策。于是人们便把这座楼称为“春秋楼”,时间一长,人们便把山寨也叫做”春秋寨“了。

HJSB20111119A4_62.jpg
山路登山寨 缆车览胜景
春秋寨选址极为讲究,茅坪河环绕的山脚驿道,曾是襄阳到远安、宜昌距离最近的陆路通道。登临山寨,你会感叹人工智慧与天然造化的完美结合。极目远眺,和风拂面、远山隐隐,顿生思古怀幽感慨。
2010年10月,三特索道公司投入1.2亿元开发建设春秋寨景区,项目包括两大主题山寨、一个游客集散中心和一条民俗体验观光带。
观览春秋寨,可从南山门登顶,游览断崖、春秋楼和关公夜读遗址、天外飞石等景点。山顶有条崖边小路,在此可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玄机。站上制高点,可隔河远观对面绝壁上的崖洞寨。游客从北门缓坡下山后,可沿茅坪河小路回到游客中心,经景观桥步行至索道站,乘坐观光缆车抵达望月山极顶,隔河俯瞰春秋寨全景。[1]

HJSB20111126A4_99.jpg

南漳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以东。东临荆州武汉,西连神农架,南接宜昌三峡,北依襄阳南阳;地处江汉平原的北缘,南阳盆地的南缘,秦巴山系的东缘。
南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三国故事的源头,也是和氏璧的故乡,这里曾孕育出和氏璧的千秋史话。
南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东与襄樊古隆中相接,南与大三峡贯通,西与神龙架毗邻,北与武当山相望,南漳县版土面积3859平方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总人口60万。南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各类人文、自然景观100余处,素有“金南漳”之称。



userid279290time20120107142021.jpg
南漳定名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以前称思安。春秋时期境内为罗国和庐戎国。秦设伊庐县,汉设中庐、临沮,晋设中庐、上黄。自南北朝到南宋,地域时分时合,县名多次更改。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合中庐、南漳二县为南漳县。此后,县名沿用至今。[1]
-罗战争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楚国屈瑕领兵攻打罗国(南漳县境内),罗国、庐戎国(南漳县境内)联合抗击,楚军大败。
卞和献璞卞和(南漳人)得璞于荆山中(南漳县内),献给楚王。玉官鉴定为顽石。王以欺君断其左脚。楚武王即位,卞和再献璞,武王又以欺君罪断其右脚。楚文王即位(公元前689-677年),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令玉官剖璞,果得玉,乃封卞和为大夫,“和氏壁”因而得名。
白起引水淹鄢城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遣白起领兵攻楚国鄢城(今宜城县境),久围不下。白起在鄢城西百里(50公里处,今武镇西)蛮河之中垒石筑坝,围堰开渠,引水灌鄢城,破鄢。后利用此渠灌溉武东一带农田。秦封白起为武安君。武安镇由此得名。

司马荐诸葛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心怀统一大志,求贤心切,走访隐居于南漳水镜庄司马徽
南漳定名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思安县为南漳县,因境内有漳河(古称南漳河),故名南漳。
县城定点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县令李与京将治所西迁五十里,于玉溪山下建城。
南漳发生地震明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襄阳、南漳一带天降黑籽,如粟谷一样。同年三月,发生地震,地震有声。此后,明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夏、明崇祯五年(1632年)冬、清乾隆八年(1743年)正月,发生地震,平均每46年一次,相距最长116年,最短3年。
荆襄流民起义明成化元年(1465年),荆襄流民(集聚在荆襄一带的鄂、豫饥民)在刘通(河南西华县 人)、石龙的领导下于房县的大石厂起义。刘通自称汉王,号德胜元年。参加起义的流民达4万多人,活动在房县、保康、南漳等县的山区。荆襄流民起义后,明廷震惊。于同年十二月令抚宁伯朱永、太监唐慎、工部尚书白圭统领京师及诸路军至南漳、保康等地镇压荆襄流民起义。六年(1471年)三月,朱永、白圭率师入南漳。义师奋起反抗,初战损兵九百,兵退寿阳(今保康马桥),欲进陕西。。刘通的儿子刘聪及部将苗虎牺牲,刘通率义军退后岩山。白圭督军登山攻寨。义军放滚木擂石击退官兵。白圭密令刘清领兵千名到刘通后营放火;又兵分三路围山攻寨。刘通被俘,于北京就义。石龙、刘长子、李原等分别带领所属义军突围。石龙、刘长子领兵转移到巫山。十月,白圭诱招刘长子、缚石龙投降。李原(河南新郑人),仍在南漳、保康等地活动

userid279290time20120107142353.jpg

李自成张献忠义军入漳崇祯九年(1636年),明廷派兵部侍郎卢象升带兵到河南、湖北一带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李自成率起义军攻下襄阳城及附近各县,改襄阳为襄京,建国号新顺,自立为新顺王。府设尹,州设牧,县设令,派金汝砺为南漳令。
李来亨抗清兵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李来亨等率领的义军在南漳长坪一带抗清。湖广提督董学礼率清兵攻打长坪。李来亨、郝摇旗、刘体纯等领义军转移到郧阳府山区。
抗清联军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于云南叛清,攻下湖南等地。三月,襄阳总兵杨来嘉与副将洪福屯兵谷城,宣布叛清,接受吴三桂授予的“将军”职衔。九月初杨来嘉领兵攻下南漳。十月,杨来嘉于中峰寨和农民起义军组成联合抗清军。联军攻下天门寨、鸡公寨。十四年(1675年),清廷令下荆南道石琳、总兵刘成龙率兵于三月攻占长坪。七月,杨来嘉部清军击溃。
建沮漳书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县刘有洪购
县城西关民房一所,经改建修整,创设沮漳书院。
凤山书院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李芸经劝谕士民捐白银5660两于县城北郊凤凰山建房48间,次年七月竣工。凤山书院建成。
红巾军攻克武镇清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红巾军之一部与副都统舒保率领的清军激战于南漳倒座庙、陈家河,后转移到重阳坪。二月十二日,张维邦率领红巾军联合刘尚义、闵大旺率领的四川农民起义军攻占武镇。知府唐训方、副都统舒保、盐道常恩率领清军围攻武镇。义军坚守月余后诈降,被遣往谷城庙滩,后再起义,转战于房县、均县,最后被围于武当山。清指使叛徒张惟邦诱义军下山受降,全部惨遭受害。
建养正学堂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创建“南漳县养正学堂”,这是南漳县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之始,也是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一批官办小学堂之一。
设简易师范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设简易师范学堂于凤山书院,当年招收学生一班40人。
举办初等农业学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本县开办初等农业学堂,当年招收学生一班60人。





仙山琼阁武当山  蓝天碧水丹江口欢迎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78

899

主题

6907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20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4-3-23 0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162232240505.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8

1024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丹江口武当山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4507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 2014-3-23 08: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 美 。
我是东风汽车公司的一名成员我的家乡在湖北省丹江口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