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蔬菜大棚里,龙港镇河东村支书肖绪监正观察着蔬菜的生长情况。就在几年前,河东村一直被龙港当地百姓誉为村庄最大、人员最贫、管理最难的“三最”乡村。如今,河东村村民团结一心,准备打造村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昨日,记者深入该村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 对于河东村来说,发展村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土地。“要想使蔬菜种植上规模,没有连片的土地可不行。”肖绪监说,就占地面积而言,河东村在龙港镇里是一个大村。但是,村里面可用来进行蔬菜种植的土地却并不多。据了解,该村总面积约占2.5平方公里,可是耕地只有594亩,每户村民能分得的就是一小块耕地。“之前村里已经注册成立了一个绿色蔬菜生产有限公司,但是最令人烦恼的就是如何找到土地,实现大规模的蔬菜种植。”因为土地分散,村里很难找到用于种植绿色蔬菜的连片耕地。“由于形成不了种植规模,因此农民种地很难创造经济效益。大部分村民放弃务农选择外出务工,自家的田地也就荒了。”肖绪监说,农民的土地无人耕种直接影响到河东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如何实现山场土地流转,成了河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以前,村民种地不但很难创造收益,还要承担赔本风险。现在土地交由蔬菜公司经营,村民则完全不用考虑这样的风险,年底还能得到分红。”为了实现土地快速流转,同时带动村民致富,河东村开始施行以流转土地入股的方式,与村民共同经营村级企业。“这样的方式不但把过去荒废的土地利用了起来,还把村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家都愿意投入到村级经济建设中去。”河东村村民刘勤霞说,现在村级经济建设的好坏与他们息息相关,村级企业还为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帮助蔬菜公司干活,每人一天可获得60元,而且是当天结付。”
“像绿色蔬菜生产有限公司这样的村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至少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余人。”肖绪监说,目前河东村已经发展了两个这样的村级农业产业化企业。
记者 胡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