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聪篆刻
文/水晶苑
文聪,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怎么喜欢上了篆刻?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篆刻这门艺术,非一般人所能攻习。 学习篆刻,首先字要写得好。而这还不算,因为刻字是把字反了过来写的,这样,印在纸上才是正字。反着写字,你能吗?我不能。我曾经好奇地学着把字反了写着玩,结果觉得非常麻烦。而要反着把字写得优美流畅,那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篆刻,有了一手好字,这只是一个开端,还要有好臂力,好刀工,好耐力。刻字的时候,要两眼凝视,屏住呼吸,左手抓紧要刻的物件,右手抄刀,一刀下去,力度要恰到好处。记得我小的时候,老是丢笔。班里的笔又大多相似,这样就想在笔管上刻个记号,或是刻上名字。那刀一点也不听使唤,弄得满头大汗,字却刻得歪歪斜斜。真可谓,看似容易,做且难。尤其要小心,握石姿势不对,用力过猛,是容易伤到手指的。就连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当年也受过伤。
我想,篆刻是一门集雕刻、书法、绘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篆刻中最明显的是文字艺术,这是篆刻的审美主体。有的还在印章上刻上花鸟。
在凤翔岛歌唱春天比赛中的两个优胜者,各获得一枚文聪版主赠送的美石篆刻 章,石体清透小巧,秀字如文聪版主人一样帅呆。获得者是一个荣誉,也是文聪版主的一片美意,同时也把大会推向高潮。
我喜欢篆字,从形体,笔画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篆字的美,就如凤翔岛浩淼的湖,清澈灵动。字的展现,好似多姿多彩湖面的风景。字的跳跃传递的美感如沙鸥蓝天飞翔,明晰的时候,一望清透简洁。笔画多的时候显得热闹,繁花似锦,如莲荷楚楚,菱角藤蔓飘荡。
文聪版主的篆刻,字体很美,刚柔相济。
印章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因材料为玉,称为玉玺。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的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将军的印则称章。之后,印章有许多名称: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对象、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后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书画题识,遂成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品之一。古代多用铜、银、金、玉、琉璃等为印材,后有牙、角、木、水晶等,元代以后盛行石章。
印章用得最广泛的时期是建国以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人人识字,参加社会工作,没有印章是不行的。印章有个人印章,有单位印章,特别是单位印章,需要到公安局备案方可雕刻。用料多半是塑料,橡胶之类。到了八十年代后,个人印章就用得少了。签约,发薪,多以签字替代。
印章是文人墨客把玩之物。一幅山水画或花鸟画,盖上工整的印,就显得更夺目。一幅好书法作品,自然有美印相衬。一首清新的诗裱起来,添上篆刻 印,犹如荷塘月色,相得益彰。印章的材质也随人的喜好很考究,各种漂亮的石头、水晶、珍珠玛瑙、金、玉、五彩斑斓。印章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品,材质、工艺将具有收藏价值。
恭喜拥有文聪版主印章的朋友们,你们得到的印章,将是一份珍贵的收藏……
附上奖品的印 章,供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