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通讯员 陈国栋 记者 程婷)24日,记者从县林业局获悉,为全面掌握可造林绿化面积数据和“扩绿提质”潜力,为林业决策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我县已组织林业系统5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对宜林荒山(荒滩)、无立木林地、重点交通要道、江河等重点水源地、村庄“四旁”、应退耕还林地等应绿未绿面积进行“摸家底”,拉开了全县可绿化面积普查序幕。
我县山场面积221万亩,占国土总面积417万亩的52.9%,森林覆盖率37.7%,林业资源丰富,是“全国油茶之乡”。近年来,我县一直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年均新造林面积4.5万亩,2014年达到6.7万亩,创历史新高。随着“全省生态林业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绿满富川”工程的启动实施,全县干部群众投资造林积极性高涨,抢山造林现象不断出现,山场资源成为投资“香饽饽”。但与此同时,造林绿化规划如何制定、造林绿化指标任务如何下达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为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我县开启可造林绿化面积普查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和检查督办专班,严格把关,以便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