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百花争艳。“五一”小长假期间,大悟县悟峰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刘集铁寨、夏店装八寨等生态景点迎来省内外近2万游客,全县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量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数字的背后,不仅说明了大悟的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更彰显了县委、县政府改善老区生态环境的决心。近年来,大悟环保局通过严格管理、自主创新、科技支撑、强化执法等一系列措施,探索了一条环境保护、监测新路子。 密织大气“防护网” “只要鼠标点击一下,县里各项空气污染物指标我们都能清晰掌握,这个月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0天。”5月7日,家住大悟县城关镇的张女士在家中点击进入该县政府门户网。
这两年,雾霾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大悟县关停了立马水泥厂、氮肥厂等落后产能污染企业。投资80多万元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实行24小时不间断采样分析,提取数据。同时,将县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通过相关媒体向社会公布,提升群众关心环境、关注环保的热情。
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KTV、建筑施工等噪音污染问题,该县环保局成立执法专班,责令城区各娱乐场所安装隔音装置,严禁建筑施工队夜间作业扰民,城区噪音污染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县环保局还邀请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来大悟实地考察,计划投资800万元启动PM2.5相关大气污染物监测和尾气监测站两个项目,为本县乃至孝感在PM2.5项目监测方面提供基础数据。 保水护水“全方位” 5月7日,在澴河芳畈镇余家坡断面,投资300多万元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土木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新引进价值200多万元的水质监测设备正在调试,即将投入运行使用。
该县出台《城乡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设定界牌、芳畈、竹竿河、滠水河等2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在定期对水质109项全因子抽样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大悟实际增加透明度、叶绿素等指标的检测,并及时在政府门户网、大悟环保网上公布抽样检查结果。
大悟计划在宣化店、新城镇各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强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已开展,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在澴河芳畈镇余家坡断面和竹竿河宣化店镇北岗断面各建1座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站。目前,重金属水质自动监测站站房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6月底投入使用。
针对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该县已建成一座日处理3万吨污水的处理厂,阳平芳畈工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即将动工。 行业整顿“出硬招” 治污的关键是要准确、及时地控制污染源头。大悟环保局对黄麦岭磷化公司、城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企业,按要求统一安装水质大气在线监控设备,与省环保厅联网实时监控污染源。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石材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县环保局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执法专班,进驻石材开采较为普遍的刘集、夏店镇,开展石材专项整治行动,责令污染严重的悟源石材、鑫源石材停业整顿,对其余5家污染排放不达标的石材开采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鼓励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生态养殖、建设沼气池、生产有机肥等措施,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解决畜禽养殖给农村环境带来的问题;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乡镇、农村转移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并依法予以取缔;加大对现有镇村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对企业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及排放三废中涉及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污染源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定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加大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短评 保护环境,我们共同的责任 记者 乐麒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天气。耐人寻味的是,随着这两年人们关注度的极大提高,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雾霾、坨子雨等一些过去不常见词进入视线,尤其是PM2.5的横空出世,让许多人对空气质量的担忧到了坐立不安的地步。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一个地区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基础,必须加以保护。
大悟县建立的“水陆空”立体环保体系依靠科技支撑,对大气、水面和重点企业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环境监控,从源头有效控制了污染物的排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环境污染防治既是持久战,也是攻坚战。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是政府的行为,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特别是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要进一步巩固成果,严格污染防治,强化监管效能,推动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