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byht

寻找丢失的涎兜子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7

主题

530

帖子

79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90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14-5-17 1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林匹克 发表于 2014-5-16 23:55
恩,不过我始终不记得我自己戴的事情,也许是戴的时候太小了

那时候的事你要记得那就是天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1

3046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3410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4-5-17 11: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斌斌说话就是“缺巴齿”,快结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1: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仙桃斌斌有礼 发表于 2014-5-17 11:41
斌斌说话就是“缺巴齿”,快结巴。

天门有这样一句歇后语,叫做:
缺巴齿喝稀饭 ——— 下流无耻(齿)
问好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信赖 发表于 2014-5-16 22:42
呵呵。这东西估计7080的人都戴过

     沔阳雕花剪纸是民间艺人们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刻的绣花纹样(俗称“花样子”),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雕刻。艺人们使用的刻刀多为闹钟发条和手术刀通过加工而成的。蜡盘由菜油、白蜡、香炉灰合成物盛于小木圆盘中组成。昔日沔阳水乡卖“花样子”的剪纸艺人穿街走乡,到处可见。心灵手巧的大姑娘赶制嫁妆和妇女为儿孙做鞋帽、挑花绣花比比皆是。田少人多地区以雕卖“花样子”糊口的艺人代代相传,越来越多,“剪纸之乡”、“剪纸世家”不断涌现,远近知名。尤其是长埫口镇的新口村、石剅湾村,彭场镇的窑湾村,西流河镇的赵河村,有200多人从事雕花剪纸、1000余人卖“花样子”。艺人们雕出的“花样子”,一般用于鞋、鞋垫、帽、枕头、涎兜、帐飘、帐帘、门帘等刺绣纹样,纹样多为寓意吉祥和瑞庆图案,如“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金鱼闹莲”、“鹿鹤同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等等。沔阳雕花剪纸构图繁茂完整、黑白虚实分明、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配景寓意传情、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兼写意、变形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
    问好信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林匹克 发表于 2014-5-16 23:23
不晓得我戴过没,但我知道很多小孩戴过

      1.jpg
     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仙桃 发表于 2014-5-16 23:48
涎兜子必须带。就算是现在的小孩也带啊,我7个月大的外甥就带。

      2.jpg
    问好爱仙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之崖 发表于 2014-5-17 08:23
涎兜子,现在少见了,以前的孩子基本都带过!

       3.jpg
      问好天之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老猫 发表于 2014-5-17 09:05
俺小时候一定围过~

      4.jpg
     “ 托样子”应该是“拓样子”,我写错了...
        问好猫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种果良民 发表于 2014-5-17 09:08
听说我也带过三年

      5.jpg
     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5-17 12: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焚寂 发表于 2014-5-17 09:20
不记得了

           沔绣因产自沔阳而得名,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盛产蚕丝、棉花的湖北沔阳(仙桃),刺绣是广大城乡妇女极为喜爱的手工艺。几千年男耕女织的传统风俗,促使女孩子从小就在母亲的教习下穿针引线、挑花绣朵。姑娘出嫁,总不免要挑绣一些日用品作“陪嫁”,在寓意爱情幸福美满之时,也展示新娘的心灵手巧,以博取左邻右舍的称赞。故湖北有“无女不绣花”之说。绣手云集的乡镇,往往被冠以“绣”名,如汉口的“绣花街”、沔阳峰口的“绣花堤”、石首的“绣林镇”。
    你好,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