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330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二0一一年十月,上海电大徐汇分校门口,来了一名42岁的新生。这位身高1.5米上下的女士,双腿佝偻,双脚绵软,手扶栏杆,沿着无障碍通道的斜坡,缓缓向前挪步。
她名叫唐涛,虽然已有华东师大中文硕士学位,却报读了刚开设不久的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专修社区服务管理专业。在常人眼中,她可谓命运悲惨;在残疾同学眼中,她是公益助人的大姐;在自己看来,她爱着自己的爱,梦着自己的梦。18次手术 两度癌症
唐涛是10岁时才学会走路的。父母是上海人,她却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小唐涛曾被误认为死婴,幸好她在运尸车上发出了声响,才在入土前捡回了一条命。
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在10岁前,唐涛除了坐着不能做出其它任何姿势,晚上也是坐着睡觉。后来父母带她回沪治疗,仅仅腰部就前前后后动了18次大手术。因她年幼,每月只能动一次手术,每次要开8小刀。有时,主刀医生必须试探性地在她骨肉间刺激神经,因为只有见她哭喊着不行,才证明这个部位的神经是连通的。
唐涛因病没上过小学,但她家教甚好,又喜欢阅读,特爱收听广播,自顾自地模仿广播中的儿童节目。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对医生说:“大夫,我给你唱首歌吧,请你不要再给我开刀了。”
终于,唐涛在术后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尽管每一步都像婴孩般蹒跚。
自学、高考、毕业、打工、兼职、创业……到2002年,唐涛已成家立业,买了第一套房,成了有车族,还与她的警察丈夫拥有一个健康的女儿。谁知幸福中的唐涛因骨痛多时,被查出患有骨癌。医生建议截肢,但她坚决不截,开始了漫长的化疗、放疗过程。命运也许对她特别不公,患病期间她又被检出妇科癌症。
病危通知下达后,她不允许任何一个朋友来探望,“我不想别人看到我没有头发的样子”。在九死一生中,她学会了“积极地放弃”,甚至为自己写好了悼词,但绝非那种被念得很沉重的悼词,读过的人说:“这到底是追悼会还是联欢会?”上天或睹此心,她竟奇迹般地有所恢复,脱离了生命危险,几年之后渐渐走出了双重癌症的阴影。 兼做公益 助残就业
唐涛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也许不同于常人。眼下,唐涛已历经职场、生意场,身居一家知名金融机构的中层管理岗位,却不安于独善其身。她并不愿公司同事知道自己的业余工作身份:上海知了公益文化传播中心总干事。
走进丽园路上的上海市社会创新孵化园,“知了”就在三楼,过道的墙上安装了一圈扶手,正是为唐涛这样的肢残人士提供的。中心是一个大开间办公室,进门是一幅“易拉宝”海报——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招生简章。唐涛在学院读社区服务管理专科,同班的40多人中,有十多个是在“知了”中心见到海报才去报名的。不少新生与唐涛一样,并非为了一张专科文凭读书,而是每周利用业务时间,为从事专业化社工“充电”。
“不是不人道,只是不知道;不是不理解,只是不了解。”这句话被用来形容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人的认识。唐涛说,“知了”的用意便是希望人们至少知道、了解这份事业,也希望残疾人正确认识自己。两年前,她遇见了“自强人公益网”的负责人沈葆莲。“自强人公益网”是国内最大的残疾人交互式论坛,拥有20多万注册会员。唐涛与同为残疾人的沈葆莲产生了共鸣:两人在网络之外开起实体机构,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
25岁的残疾毕业生小李从网上获知了“知了”,他从山东来沪找到唐涛。正好唐涛已经在社会创新孵化园里做起了助残项目——“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务中心,让听说无障碍的残疾人当话务员。“如今呼叫中心可以分布式设点,残疾人能在公司之外接入终端,远程提供人工语音服务。”小李学医,唐涛将他介绍给制药企业接听客服热线。对方挺满意,经过上岗培训,小李就在唐涛相邻的办公楼里上班了。目前,以这种方式开通的呼叫坐席已有30多个,当班的都是残疾人。
“对出行不便的重残者,我们也为他们找到了在线客服工作,只需在家用鼠标和键盘与客户沟通。”为了联系工作、提供培训,唐涛坐在沈葆莲的残疾车上,风里来、雨里去,从闸北、宝山到松江、青浦,一次次敲开残友们的家门,助他们重新踏入社会。开店 “造血” 为爱逐梦
唐涛“话务助残”的主意,与她自己的兴趣专长、工作经历都有关。她从上戏非表演类专业毕业,在浦东人民广播电台做过8年业余主持人。每个双休日,她赶到远在川沙的电台,一坐就是12小时,自编自播节目。在一档《心灵立交桥》的谈话类节目中,身在幕后的她公开了自己的残疾人身份,众多残疾听众为此写信向她倾诉。她也时常为市残联艺术团等活动客串主持人,但这毕竟不是属于她的职业,也不算是一份工作。
为了自力更生,唐涛在烟杂店里扎过碗盆和扫把,在百货店里卖过手表和皮鞋,也在著名外企里从客服部接电话做到行政管理,当选过十佳员工。在每份工作之余,她断断续续经营着自己的小店,书店、音像店、饭店、服装店都开过。多年来劳碌无闲,她至今仍常常失眠。
如今,为了给公益中心“造血”、“输血”,她仍与人合伙持有一家小小的饮品店。上个月底,公益中心所在楼宇的底层大厅,唐涛的“良食经典葡式茶餐厅”又开张了。这个特殊的餐厅里,收银员没有双脚,送菜员有聋哑人、自闭者甚至智障人士,总共十七八个员工,七八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他们也都是助残就业创业平台的受益者。“越是残疾,越要美丽,越要奋斗,越要奉献。”这是唐涛常对自己和身边人说的话。
她在电大结识了更多残疾人,自己的美丽和梦想又被点亮。本月中旬,唐涛与6个聋哑学生登上 “上海电大达人秀”的决赛舞台,以自己的朗诵和孩子们的手语,演绎了一首名为《爱》的诗:“爱是上天最珍贵的礼物,因为它包含生命整体的光谱,从最低到最高,从身体到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