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52
IP属地:湖北省潜江市
|
投诉爆料
投诉地: |
- |
投诉行业: |
- |
联系人: |
保护信息 |
身份证号: |
无权查看 |
补充信息: |
隐藏内容 |
是否愿意接受对方联系和帮助: |
隐藏内容 |
联系电话: |
保护信息 |
在老师和地方官员接力做人质的情况下,一场校园劫持案最终以歹徒被击毙告终。正能量满满的事件中,警方的临机决断和歹徒的“冤情”还是引发了一些质疑和同情的舆论。恶性事件之后,反思绝非没有必要,但必须明确的是:在任何社会,个人遭遇和制度缺陷绝不能成为伤害无辜的借口。离开这点去质疑,无疑是对行凶者的“滥情”。
行凶者的行径,令人想起去年发生的厦门公交纵火案,嫌疑人陈水总因为生活不顺最终让公交车上46人为其“殉葬”。而在上海午夜枪案中,62岁的犯罪嫌疑人范杰明因经济纠纷打死多名同事,枪杀一名哨兵和司机。这些凶案具体原因各不相同,然而却都无例外地出现了同情凶手的声音。这本身即值得社会深思,如此盲目同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心态?
那些“滥情”的人们,想一下,如果当时做为人质的是你,你还会去同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