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52|回复: 0

特色产业耀山乡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64

主题

68

帖子

138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8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4-6-21 12: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建始山里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显洲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三里处处春意盎然,踏访农家小院,走进加工厂家,畅行在乡间小路,处处能感受到三里水稻育秧、芋荷梗育苗,勃勃生机的劳动画面。在刘显洲创办的“山里菜农民合作社”更是忙碌的身影,描绘出“小小芋荷梗,孕’育山乡大产业”的幸福画卷。
种植历史悠久
建始县山里菜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刘显洲,2000年到浙江打工,10年的打拼,2010年回家创办建始山里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施味’地产商标,通过食品安全QS认证。创业之初,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之路。风雨兼程,4年艰辛,既有辛酸,更多是喜悦,合作社生产的芋荷梗,每年销售量翻番。如今的‘施味牌芋荷梗’成为恩施州家喻户晓的恩施特产、被评为建始十大名优特产、施味牌土家韭妹儿评为全国名优硒产品、带动全乡20多个村由零星种植到连片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促进农民增收500余万元,带动近400农户返乡从事种、养殖产业。小小三里芋荷梗,形成农民增收大产业。
芋荷梗在建始栽培历史悠久。芋荷梗是一种生长在肥沃湿润土壤里不需施肥、不需农药的植物,地下圆圆的个儿名叫芋头,地上紫红色的枝叶高达2米左右,叫芋头梗。芋荷梗在建始三里、红岩等乡镇虽然种植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都是自种自食,民众餐桌小菜。
刘显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79年出生于建始县三里乡,由于家庭贫穷、2000年中专未毕业就去浙江打拼、由于工资低、就边打工边学习、读夜校学习电工、近十年再浙江打拼积累了点资。2010年回家和刘厚华等组建山里菜农民合作社、万事开头难、开始异常艰难、坎坎坷坷、一言难尽、市场渠道、认知度、工艺流程、包装技术都不娴熟。2012年底,刘显洲带领8个人到建始、恩施等县城四个大超市促销、送产品、结果送给别人都不要、说芋荷梗吃不得、麻人、认不得、一天下来送都只送了128元的货。那天是他最刻骨铭心的日子、一夜没合眼。当年各种原因导致亏损48万元,沉重的打击,合作社造内讧,且严重影响合作社员的积极性。 
     艰辛创业路
刘显洲起初租20亩地种芋荷梗,将传统腌制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用不同的方法腌制,先后实验48次,每次腌制好,都送村民品尝,征求意见。经过两年近60次的精心制作终获成功。腌制技术上的改进,精美的包装,可口的味道,使“三里芋荷梗”飞往山外。从此,一道原来不起眼、具有建始特色、区别于福建九面芋和武汉香芋、含富硒元素特性的原生态传统小菜走上了百姓的餐桌。
  高档礼品相继进入武汉、杭州等大都市,200克、300克袋装芋荷梗陆续进入宜昌、孝感等30余城市酒店。由于普通市民对芋荷梗认知度不高,甚至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在建始境内其它零碎近100亩、旺季建始市场基本饱和。为了让三里芋荷梗走出山门,刘显洲和他的团队远赴广州、武汉、宜昌等,近跑恩施、建始县城等地市场。以诚信打动消费者,以质量占有市场。2012年10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刘显洲背着100多袋产品,在崔坝沿街推销。“去去去,我最烦你们这些卖假货的骗子。”一中年妇女说。刘显洲笑答说:“哎,还没看出来是很有个性嘞……”不经意的玩笑话,逗笑了这位大姐。这位大姐看了看产品说明书,品尝芋荷梗后连声称,既嫩鲜又可口,当即掏钱买了10袋,集镇市民争相购买。
  以“施味牌”芋荷梗为代表的,野生韭妹儿、地牯牛、辣椒等山野菜,采用现代科技消毒、加工、真空包装,味道可口、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三里芋荷梗货真价实,味美色鲜百食不厌,百年老种原生态种植,含硒无污染,无公害……一片赞扬声,媒体宣传,百姓品尝,“三里芋荷梗”名扬荆楚。
雨后见彩虹
当年租地自己种,结果亏损10多万元,当头一棒的沉重打击,他并没有气馁,通过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走访老种植户,得知真正的芋荷梗需要特定的土壤、常年不干水、半荫半阳,正常产量,鲜红的芋荷梗需要种植三年以上的土壤,长能生长出好芋荷梗。第二年在传统腌制工艺上下苦功,采用传统腌制加现代臭氧、紫外线等技术精制芋荷梗,反复实验,每次运用不同的方法腌制10坛芋荷梗,腌制好后送村民品尝,征求意见;10余次将产品送恩施州质检中心检测,通过对菌群的检疫合格率100%,并获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有了国家QS食品认证,刘显洲与他的团队信心倍增、 再加上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包装技术,结果销售量直线上升,三里芋荷梗名气倍增。由于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为了节约成本,刘显洲出差在外,一天基本上只吃一餐4元钱的面条。尽管这样,合作社虽然“零”利润、最终扔掉了亏损的帽子,产品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2012年发动周边群众种植800多亩芋头,大洪村六组村民黎布芳,种6分田的芋荷梗,产量6200斤芋荷梗,结现钱4250元,黎布芳说加上仔芋、母芋,一亩芋荷梗收入8000元。2012年孙家坝村民黄国志种0.1亩芋荷梗收入2000元,通过培植典型,极大调动了农户种植芋荷梗的积极性。
为了节约成本,扩大知名度,刘显洲不顾别人烦和骂、进行网上宣传、微博宣传、每天三次QQ群宣传,这种方式宣传了三年多,他以省市建了8个QQ群有3000多个好友,好友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影响,如今合作社拥有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60多个代理商。2013年生产30多万斤芋荷梗,仅三个月就销售一空。
刘显洲独资投入80多万元,修建近千平米的厂房,基地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规程”,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田间-车间-餐桌,全程实现无污染控制。他们还不断创新品牌,研发新产品,使小小芋荷梗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成为三里农民增收的翅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