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欢 文 朱昶俊 摄
编者按:5月,大冶已向省申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而机电产业有望成为大冶首个千亿产业,带动大冶经济高速发展。通过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大冶“调”出了机电制造、食品饮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4个已具规模的主要产业集群。
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一条产业链联系多个企业。除了这些,大冶还加大了化工医药工业、烟花爆竹业、园林古建及钢铁延伸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大冶现在有哪些初现雏形的产业呢?这些产业链又如何实现项目建设由量到质的转变,推动大治经济飞速增长呢?今起,本报将推出“大冶产业集群”系列报道,带您走近这些经济助推器。
今年5月,我市已向省申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经过科学的产业布局和建设,大冶经济社会各项指标取得了快速发展,以武汉重冶、迪峰换热器为主要的机电制造产业逐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带动县域工业强势崛起,并朝着打造“千亿机电制造产业城”这个雄伟目标阔步迈进。
前四月生产总值达146.2亿
记者从大冶统计局获悉,1-4月份,大冶市机电制造产业集群生产总值累计达到146.2亿元,增幅达11.5%。从一块矿石到一块钢铁,再从一块钢铁到板材,大冶机电制造产业集群让一块块普通矿石完成华美“变身”。
“机电制造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采、选、炼铁、炼钢、型材、线材、管材、板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大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华灵集团、陈贵集团、兴业矿业的采矿选矿企业,到兴成铸造、远成钢铁的炼铁、炼钢企业,再到华鑫实业、新冶特钢的线材、管材企业,采、选、炼铁、炼钢、型材生产企业一应俱全,大冶市已经形成完整的“一条龙”产业链。
“2014年3月,一吨铁矿石的均价是580元,而加工成钢铁制品,卖到几万元、十几万元。”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每一次变形后,产品的“身价”也发生了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增长。大冶新冶特钢是一家集钢铁冶炼、钢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民营特钢企业,部分规格产品填补省内空白,企业规模在国内无缝管行业中名列前10位。
据了解,大冶市力争到2015年,机电制造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650亿元以上。
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集聚
谈到机电制造不得不提大冶灵乡镇的灵成工业园,大冶市多数的机电制造企业都在这里。
2007年,武汉重冶在灵成工业园投建武汉重冶大冶分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重冶”)。随着武汉重冶的到来,各机电企业也纷纷踏入灵成工业园,原来园内只有10余家企业,现在已有近百余个机电制造企业。
可以说,武汉重冶给大冶带来了机电制造产业群。
在灵成工业园7个重点项目中,湖北奥博汽车覆盖件模具、武汉重冶超厚模坯连铸、湖北庆荣不锈钢制品等3大项目相继开工,大冶炉冶模具材料、武汉重冶大冶熔炼、武汉重冶大冶二期锻造、武汉重冶二期热处理等4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据悉,下一步,武汉重冶集团将着力打造大冶新模具中心,建设集模具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质量检测鉴定为一体的重型综合性模具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550亩。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年产汽车覆盖件等各种模具、高端模坯5万件(套)和新型模具材料2万吨,预计可年创产值40亿元,实现利税10亿元,安置社会劳动力1500人。
2013年,武汉重冶总产值近12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500亿元,届时,加上机电制造的上下游其他产业,机电产业有望成为大冶首个千亿产业。
大项目撑起“蓝色框架”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制作首饰的黄金,可以从废弃的铜渣里面提炼。而大冶有色金属,正在靠这种渣中淘金、节能减排的资源最大化“绿色”发展模式,打造湖北省第十个千亿产业。
在大冶有色看来,矿山中有矿石可采,而在城市中,同样蕴藏着宝贵的“矿产”——报废的家电、汽车和电子产品等的金属器件。
为弥补矿产资源的不足,大冶有色转而向“城市矿产”要资源,力争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打造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该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回收铜10万吨、铁40万吨、铝25万吨等金属原料,可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
大企业、大集团,大冶一直坚持引进一个、拉动一批、壮大一群的乘数效应。
2014年5月11日,大冶有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30万吨光亮铜杆项目建成点火。
30万吨光亮铜杆项目是大冶有色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一个铜深加工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大冶有色的阴极铜原料优势,生产符合高端电线电缆市场需求的低氧光亮铜杆。该项目生产线位于大冶有色黄金山工业园的东南角,占地面积约166.7亩,具有世界先进工艺水平和年产8号低氧铜杆30万吨、2.6毫米铜线6万吨的生产能力。项目达产达标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3亿元,年利税2亿元,新增岗位155个。
该项目于2013年4月20日交付土地时正式开工建设,历时375天,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建设最短工期的奇迹。该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大冶有色朝着打造千亿企业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大手笔造湖北(大冶)五金机械产业城
说起永康,就不得不提中国科技五金城;说到大冶,人们第一时间就想到这里的矿产资源。永康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无论是人口、面积还是生产总值,大冶与永康极其相似。
2013年10月24日下午,湖北(大冶)五金机械制造产业招商会在永康明珠大酒店举行。浙 江三荣门业、浙江安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现场签约。
湖北(大冶)五金机械产业城是湖北省大冶市重点工程,项目位于大广高速大冶出口,总规模面积1万亩,分四期建设,总投资200亿元,由大冶市政府、湖北五金机械协会、湖北婺商投资控股倾力打造。
“丰富的矿产资源、充足的人力保障、利好的政策扶持、全方位配套设施。”大冶的种种利好条件刚好与永康形成产业互补。
而目前大力打造的湖北(五金)机械产业城项目分为五金机械制造基地区、原辅材料交易区、配套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管理区、生活配套区、金融服务中心、品牌孵化中心、人力行政中心、商业服务中心等五大板块、四大中心和一个汉产五金机械孵化基地;意在吸纳国内外五金机械品牌及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全国五金机械产业集群的样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