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3日16:57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在此次活动中,记者特别关注有多少党员干部真正把服务群众的切身利益融进了灵魂深处,而非敷衍运动、形式主义。在湖北省大冶市,党员把对群众的赤子之心放进了熔炉,蒸发了尘垢,提高了热情,与群众面对面,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群众的疾苦系心头;党领导下的政务服务机构更是炼就了主动服务群众的新作风——改“群众进门办事”为“登门服务群众”。 还地桥再还党员信心 大冶市城东的还地桥镇古时因吕洞宾、汉钟离在此互换绦巾为念的传说被称为“还绦桥”。1949年5月1日,这座美丽的鄂东古镇喜获新生,为了铭记人民政府把土地还给人民,因此易名为还地桥。 老村仲夏,昏暗的灯光下飞蚊走蝇,还地桥镇土库村村民樊友珠心里更是心乱如麻。十来亩的鱼塘是一年主要的收入来源,夏季又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但仅一方鱼塘的增氧、投饵设备的电压负荷就高达三千多瓦,老旧的输电线路无法满足,眼看着翻白的死鱼一天天增多,樊友珠心急如焚。 一样的夜里,不一样的是樊友珠的身边蹲着了一位干部。这就是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夜访农家的大冶市委领导。樊友珠一股脑地把苦水倒出来,他还告诉领导,村里遇到同样困难的养殖户还有很多。市委领导当场给供电局打电话,要求限期解决问题。刚到6月初,樊友珠看着有了电力保障的鱼塘里千尾欢腾,党的温暖与力量如此真切。已经身为预备党员的他憨笑着说:“党员就是带头人,今年我要争取通过组织考验!” 群众路线不仅要帮助勤劳致富的群众,更要心系弱势群体的冷暖。“这样的恩情,我一定会永远铭记!”这是一封字字发自肺腑的来信。年过六旬的老人余共平伤残多年、生活困难,政府曾多次为他联系福利单位工作。在这次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下到联系点的市委领导得知已过退休年龄的他日子还是过得很艰难,指示镇党委、村支部与他退休前单位协商,再给予3000元的补助款,并对安排干部长期对他进行点对点的帮扶。老人心知无以为报,便写下了那封真挚的感谢信,收信地址是中共大冶市委,更把一份无声的褒奖寄到了大冶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里。 千年还地桥不仅重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也再一次树立了党员对伟大事业的信心。今年70岁的余泽仁有42年的党龄,他是土库村的老支书。说到这次活动,老支书动情地说:“真的很好啊!党员作风变了,开支少了,劲头足了,这些我都实实在在地看在眼里。” 大冶市委把基层党组织在本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放到首位,首先解决部分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治理一批后进基层组织,撤换一批“四风”干部,上一阶段的问题不解决、状态不达标,不得浑浑噩噩地转入下一阶段。查找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差距。铜都阡陌间展现了一幅“足印驻村庄、服务进家门”亲民新画卷。 政务服务走进百姓家门 浓墨重彩,跌宕遒丽,写得一手好书法的民营企业家黄浩胜下笔生风地写下十个字——“红梅早报春,春风更惠我。”装裱之后,他要亲手将这副字送到大冶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办公室。 自从2009年黄浩胜从广东到大冶建厂以来,大事小情没少给政府添“麻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后,用他的话说“干部到我这儿来得更勤了,支持企业发展的春风扑面而来。” 黄浩胜说:“红梅早报春,春风更惠我,既代表我对本地政府过去支持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我对支持加快企业发展有更多春风的期盼之情。” 大冶市大棋路边一座整洁明亮而不奢华的六层建筑,就是大冶市政务中心所在地。中心主任胡长松笑谈,这里的兵少,有两层含义。一者,政务中心包括他只有五名工作人员,他们依托为民督办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技术手段保持这个平台高效运作,群众走进政务中心,在多媒体终端感应身份证,选择办理项目,智能督办流程即可启动,每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总流程不超过几个工作日,在中心系统一目了然,入驻中心的窗口单位稍有怠慢就逃不过“红黄牌”的处罚;二者,大冶市要求入驻政务中心的单位要备齐三套人马,主力不在窗口,而在老百姓的家里,人口计生、民政、农业等与群众生活关联紧密的事务,要求不坐等群众上门,而要主动上门办理,其他办证项目办结后,也要求工作人员送证上门,这就是所谓的“窗口人少”。此外,所有单位要派审核人员在政务中心办公,就是第三套人马,保障办理流程的最高效率,目前绝大多数项目都能保证即办即结、现场领证。 中心主任、党组书记胡长松说:“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理解群教活动的意义,政务中心就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点,就是爱民、便民的桥梁,我们要做满足群众各种需求的‘超市’,要做解决群众各种难题的‘药铺’,我们不能对群众说不,只能让群众对我们说好。” 群众心中有杆秤,群众眼中有盏灯。大冶市委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查摆问题,然后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先后安排9个调研组到田间地头开展“田野调查”,访问基层党员群众。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梳理分类,迅速制定整改措施,从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具体事做起。以问题为导向,把现实的问题解决好,然后把未来的机制建设好,积极探寻新形势下政治强市引领经济强市路径,凝聚正能量,打造升级版,让大冶百强再进位,百姓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