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邹剑川
他们是同事。他17岁的时候到了电厂,拜了一个师傅,学习汽车修理和钳工技术。师傅很喜欢他,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师傅有三个女儿,最大的那个,后来成了他的妻子。这个经历不浪漫,也不惊喜。
为什么走进婚姻,想来是缘分,想来是必然。上世纪70年代的某天,他在外地一个水电站施工,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是“尊敬的符玉莲同志”,措辞生硬,充满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语言。这封毫无文采和浪漫可言的所谓情书,此后被符玉莲女士当作笑谈和笑柄,但言辞之间可以领略到她内心隐藏的骄傲得意和卖弄。
我可以想象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邹明朝先生,在水电站的工棚里,借着昏暗的灯光写作他所谓的情书时的场景。对于一个读小人书都很吃力的人来言,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情书没有换来感动,用符玉莲的话来说,邹是一个执着的人,但我却以为她是在提高自我身价。我们知道追逐和拒绝,总是恋爱中的游戏,千百年来的规则。
依照符的讲述,邹打动她的是他出神入化的牌技,他能从一堆扑克牌里抽出他想要的牌,以及她想要的牌。这样的小把戏和小魔术,让她冥冥之中觉得有种神秘的力量。许多女子都相信感觉,相信红尘之中命运的主宰。总之,他们结婚了,只有一口木箱,一床被子,简单的婚礼,简单的爱情。
符的妹妹们说,邹一直都是他们家里的人,符的父母习惯了这个徒弟、这个儿子,根本没把他当作外人。在那个电厂,作为外来户的邹,面对着符氏家族的五个子女和两个长辈,毫无疑问处于弱势。而符的强势在此得以滋长蔓延,因为邹的农村出身,因为邹的没文化,因为邹的爱好各种棋牌娱乐和发展到带彩到之后风靡全国的麻将、斗地主等民间娱乐。他们总是有着很多冲突。
世界就是充满矛盾和冲突,我时常奇怪如此不搭调的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他们会时常争吵,甚至吵得很激烈,有时候只是莫名其妙的一点点小事。后来他们都退休了,少了争吵,少了交流。
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有时很快很快,有时很慢很慢,他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了近40年,孙女的出生给了他们莫大的兴趣,也给了他们莫大的安慰。
符有时会陶醉和幸福地对她儿子女儿说,你的父亲年轻时候很英俊,你的父亲从前总是不见老,老不了,三十多岁的时候,还和二十多岁一样,我老是担心他不会老。有一次她甚至还翻出了邹年轻时候的照片出来。
那一刻她脸上的表情无比生动,完全有别于她数落邹的没文化,以及没情趣的刻薄,还有她强势干涉主宰邹的收入、事业、前途时候的粗暴、简单。
爱情是一种激情,注定无法持久,但婚姻却是长久地在一起,不相离,不相弃。婚姻是一门学问,是一项修炼,两个性格、背景、文化迥异的人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相濡以沫,最后彼此适应。
他们,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相识和结合于上世纪70年代,共同度过了将近40年的风风雨雨。以后他们还将继续生活在一起,纠结在一起。他们时常暴风骤雨,争吵不断。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激烈争吵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或许有几分道理吧。他们在争吵中不断前行,一段情、两颗心,两个人、一辈子。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