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高招录取工作正紧张展开。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此时正在承受着迷茫、彷徨和忧惧。在这个中国独有的“高考季”,一些媒体炒作的高考“状元”把季节的火热又推向了一个新的热度。 状元,至今一些老年人提起来莫不心向往之,更是以“状元”、“文曲星”期许自己的后辈。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某某是高考状元,反映了这名学生的学习好,有前途;某某是哪个高考状元的父母,反映了该父母教子有方,家族有面子;某某学校出了哪个高考状元,反映了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好,老师教学水平高,下半年招生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招到大批生源,学校正常教学不用愁。然而,从时代的发展变化来看,过度炒作高考状元,有误导家长和公众的嫌疑,对孩子的长久发展也不利。
第一,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只代表者高中以前学习阶段的结束,未来还要面临大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即使成为高考状元,未来的道路仍然遍布荆棘。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顺风顺水,有高峰就有低谷,有欢笑就有悲伤。我们的父母出于保护子女的天性不希望孩子今后经受那么多苦难,但不经历风雨就难见彩虹。根据媒体的报道,有些高考状元确实成才了,但有些高考状元却出人意料地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有的还会因为无法处理好过高的压力而自杀。
第二,炒作高考状元,反映了社会的浮躁心态以及教育上的急功近利。教育是一个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的工程,目前我们的收入依然偏低,供养一个大学生也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四至五年内基本处于贫困状态,这其中还不能有家庭成员生病、出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大,孩子并非不清楚家里的状况,对自己要求当然也很大,外加上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抬高了高考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实验表明,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在压力面前总有应激性,面对超过身体承受力的压力,总会有人想走终南捷径,于是把时间放在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上,却忽略了脚踏实地的勤奋努力。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的媒体是冷静的社会观察者、守望者,对高考适度报道,那么,对于所有人包括教育工作者都会有应有的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