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2
中尉
 
- 积分
-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
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真正存在过一条龙,但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龙,可以说,关于龙的考古发现、艺术作品等“龙迹”遍布全国。其中北京、沈阳的故宫自不必说,堪称“龙世界”,除此之外,还有阜新查海遗址中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龙形堆塑,河南濮阳保存最完整的龙虎图案,山西大同的九座龙壁等。
最古老的龙:辽宁阜新石塑龙
在很多人眼中,中华的龙文化理所应当起源于中原一带,不过目前的考古发现却显示,中国最古老的龙形象来自于辽宁阜新这座关外小城,1994年,考古队员在著名的阜新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石塑龙,距今已有8000年,这再次证明了古代中国多个部族都产生了龙崇拜以及中国龙文化的多元性。据悉,这条龙的体格很庞大,长19.7米,宽1.8米至2米,是用质料一样、大小均等、颜色一致的石块摆塑而成,“这是在查海遗址的第七次发掘中发现的,其位于聚落中心部位的房址与墓群之间,距地表约一米深的一条石脉上。”当地文物管理人员表示。
数量最多的龙:北京太和殿里的龙
北京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多条“龙”的城市,具体有多少条呢?恐怕无从考证,这倒不是人们不努力,而是它的数量太庞大了,比如,专业人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查了故宫太和殿里“龙”的数量,而最后也只是以不完全统计的口吻表示,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等各种形式的龙,约有13844条之多。需知,整个太和殿也就40个房门,而整个故宫有9000多个房门,整个故宫龙的数量可想而知。当然,北京故宫的“龙”不仅仅是数量多,形式也是丰富多彩,宫殿房顶、门窗、天花、梁柱、台阶、栏杆,到处都有“龙”,这里面包括石雕龙、木刻龙、铜龙、铁龙、金龙、玉龙、陶龙、琉璃龙、彩绘龙等。
华夏第一龙:河南濮阳蚌壳摆塑龙
除了石块摆塑而成的龙,还有远古先民们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记者了解到,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挖修“引黄供水调节池”时,发现了古墓。在45号墓穴里,有用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这些图案共4组,其中比较清晰的是第一组和第三组,在第一组图案中有龙和虎,墓中有一具成年男性骨架,而龙虎分别位于墓主人的左右两侧。龙长1.78米,高0.67米,距今有6460年,被称为“华夏第一龙”。在第三组图案中,也是有龙有虎,龙背上还骑着一个小人。仔细端详一番,蚌壳龙张着嘴,身材细长,具有蛇的身子,且有足有爪,尾巴酷似鱼尾。
长江流域第一龙:湖北黄冈黄梅鹅卵石摆塑龙
而在湖北黄梅焦墩遗址,还出土了用鹅卵石摆塑而成的龙。焦墩遗址位于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 ,遗址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3年7月京九铁路合九线纵贯该遗址,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冈地区博物馆、黄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鹅卵石摆塑龙,距今约有6000年的历史,摆塑龙侧面全身 ,头东尾西,鹿头、鱼尾、蛇身、兽爪,被称为“长江流域第一龙”。
最古老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
除了各种“龙形物”,古代还有不少关于龙的建筑、雕刻,比如,龙壁。龙壁一般用作建筑物的照壁,多建于皇宫、王府、庙宇门前,既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烘托建筑物,使其展现出肃穆、壮丽之感。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的美称,至今还存有龙壁九座之多。其中:一龙壁四座,三龙壁一座,五龙壁三座,九龙壁一座。在大同的九座龙壁中,以九龙壁最为著名,大同九龙壁在我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是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这座九龙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邸的建筑物,即代王府端礼门前的照壁。九龙壁为坐南朝北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长45.50米,高8米,厚2.09米,高出一般民房,显得十分巍峨壮观。记者 郑天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