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08|回复: 5

誇达一唻,骇我一弹!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6-30 22: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过路的王奶 于 2014-6-30 22:44 编辑


誇达一唻,骇我一弹!

      会,是个多音字,读huì,又读kuài。如市侩。
      会计,方音“愧计、快计”;绘画,方音“愧画”;秦桧,方读“秦愧”;会稽山,音(kuaijī)山;
      划,口语也有“挎”音。比如“划(挎)火柴”;还有音挂、刮;衣服让树枝挂了一下。车子刮了一下。
      华,音划。华字是否也有K音呢?
     《尔雅·释草》华,荂也。
     《扬子·方言》齐楚之间或谓之华,或谓之荂(秦汉文字)。与花(六朝文字)同。
      荂,今音读fu。《集韵》《正韵》中,荂,还有音誇kua,枯瓜切。
      华同花。花,黄冈、麻城、湖南等地方言音“发”。
      花、华古音若“和”或“活”,宁波和西安方言尚保留此音,夜开花宁波读“牙开和”,毛笔,西安谓“生活”,即妙笔生花的“生花”古音。“和”与“活”,如读轻唇音(如花音发),则音若敷,故荂今音有fu。中古花、费同声,花了许多钱,即费了许多钱。
       華(甲骨文字)字下部,左右两折是花瓣,上出为花蕊,中通乃茎及梗,两短横花萼、花托。《说文》释语:草木华也。况于切。“况于切”读若“堀ku”。此字加草头后作“華”.
      上述材料想证,华有K声。
      如此,则“哗”亦有K声。哗同譁,皆从華。

       “哗拉”是象声词。突然声响。
       北方言:“哗拉”一声,房子塌了。
        黄梅方言则是:“誇达(或堀起)”一哈,屋堀(垮)咯。
        宁波也有此音“夸啦一最”,意思是“突然”。
        “夸啦”,音又转为“哐啷”,书面引用颇多。如:“他回身把门哐啷一声关上了”;萧红《生死场》七:“车轮在辙道上哐啷的牵响。”
         电视剧《一仆二主》里,演员孙浩和闫妮讨论“爱情像炖排骨”,有的人要用文火炖十几个小时才熟透,有的人只要用高压锅“堀嚓”一下就好了。“堀嚓”是“堀起”音变。
         方言口语“誇”或“堀”音,本字似“哗”。

        哗变,指军事或非军事性质的反抗或攻击。意含下属突然叛变。方言“誇或堀”音,也表突然义:
        “我正在练习书法,小明突然一喊,吓我一跳!”
        黄梅方言:“正在练大字,明伢誇达一唻,骇我一弹!”
         “听到堵个话,渠火死了,把手机誇起一迏!迏一包渣。”
         “誇达一唻”,有时也说“誇起一唻”、“堀起一唻”,方言“誇或堀”音,均有突然义。

         哗,有义项为人声嘈杂,喧闹。如“喧哗”,声大而杂乱。
        《吕氏春秋·乐成》:“诚能决善,众虽諠譁而弗为变。”
        《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譁众取宠。” 颜师古注:“譁,諠也。宠,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方言,“委地还没放炮,代桌上就吃的堀起来了。”
        人家队上挑坝挖锹的、推车的、挑土的哈做的堀起来了(热火朝天),嗯们还不起床,冷僻朝烊。
        口语“堀”即哗,与经典义项一致。作形容词。

        “哗拉”一声,房子塌了。英语是:with a crash!the house collapsed!
        拟音的英语单词“crash”,赵元任先生说,跟“哗啦”不太像。
        但你是否觉得“crash”,与黄梅方言“誇起”发音有些相似呢?
   
   关于“堀ku”音,方言还作动词:
  “堀”暖缽尼,即过去吃火锅。
   粥堀酽(念)了,吃起来糊咄了,粘(念)嘴。清粥吃的人好过些。
   豆腐堀鱼头,汤要堀的泛黄再码(把)盐。鲜!

   这个“堀”,不是哗然的哗。字或为“煦”。
  “煦”今义作温暖。春风和煦。
   但《说文》曰:煦,烝也。香句切。香,中古音若轰,香港,hongkong.
   日部曰:昫,日光出溫也。火于切,火句切。音若“喝”。由“和煦”一词知,“煦”曾有“和”音。
   昫、煦古通用。《乐记》注,以气曰煦。
   此证煦字曾有“和、喝”音。煦字古有蒸煮义。灬,从火。

   方言谓滗米汤“喝”饭、“喝”花生、“喝”玉米、“喝”荸荠……,现饭舍(sha)糟了,码(把)点水“喝”把再吃。方言此“喝”义,皆放少量水蒸煮。字亦当为“煦”。
   x声多有h变。如:学木匠,方音“和木匠”;h声又有混通k。河、柯。前例:哗,音有誇、堀。
   煦,《广韵》况羽切。广西喝酒又谓“渴酒”。
   故上述方言“蒸煮”义的动词“喝”、“堀”,本字当皆为“煦”。

    又,“突然”,黄梅方言谓“圣符一下”、“瞬么一下”、“瞬不一下”,本字当为“倏忽shuhu一下”。“瞬么”音近“迅猛”,“倏忽”“迅猛”当属同源词。同方言“花”读“发”、“敷”音,
“符”是“忽”变音。
   “嗖”,象声词,形容物体迅速通过时,与空气摩擦的声音:子弹“嗖--”的一声射出去。倏忽的“倏”,与“嗖”同音借义。“呼”的一声,火车飞过来了。象声词“呼”与“倏忽”的忽,亦同音。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2 05: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备--嘎始!”


     乡间竞技体育活动少,多简易、原始、器械简陋。常见的有:斗鸡、顶棍、拔河、扳手腕劲、箍抱躯(摔跤)等。扳手腕劲、箍抱躯(摔跤)担心有人抢腕、抢腰,必须有个中人,也就是裁判。裁判检查有无作弊、是否公平后,说声“预备--嘎始!”,比赛就算开始进行了。
    在鄂、皖、赣三省结合部方言区,“开始”都说成“嘎始”,K发G声。

    七十年代,乡间报幕员上台说:
    “黄梅县,六家咀,      JI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DI
     演出革命样板戏,       XI
     下面就嘎始嘎始嘎始”。SI


     有人写成“驾势”,大概是“开车”、“开机器”、“行船”,黄梅一带叫“驾(GA)机子”、“驾(GA)船”。
   “嘎始”用法举例:
    1。打牌啵?要打就早点嘎始哎。说嘎始就嘎始哒。
    2。从正昼夜里嘎始,我嗒要打夜工加班抢工期,元旦要竣工。
    3。听说你做屋要做四间五层,框架立柱上顶,嘎多大势哎!真不简单!
    4。正年逢春早,浸谷种要早点嘎始。
    5。伊地散席放炮了,我嗒将要早点嘎始准备嫁妆发箱。
    6。再过哈尼日头落山了,你将还不嘎始杯(办)?
    7。这件事不处理好,后头就不消嘎始得。
    8。你吃渠不消就莫驾堵个馊势。

    也有人写成“架势”、“架式”,估计“架”有架构之意,开始架构,大概就是写成“架势”的来由。摆武术套路姿势,也叫“架式”。


    猜方言口语“嘎始”主要义项就是“开始”,属“开始”的音变。

     《晋书·刘波传》:“陛下承宣帝开始之宏基,受元帝克终之成烈,保大定功,戢兵静乱。”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这时候,群众散而稍聚,稍聚而复纷散,枪声便开始了。”
    魏巍《在风雪里》:“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开始战斗了。”
    一种新的工作,刚开始总会遇到一些困难。



    偿试在上述口语与书面语例句之间,作“嘎始”与“开始”交叉互相替代,效果一致,意思不变。
    但口语“嘎始”多出一条义项:提前作好准备、计划、预案。

    且口语较活跃、随意,不受语法约束,尚可作离合词用:
    1.“这事已经嘎了始,骑上老虎背,就不能半途而废”
    2.“嗯昴渠不动,人家是副书记,莫嘎堵个馊势!”
    3.“你进公司几天?就敢嘎老子的始,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
    4.“我是说么早尼到老同学伊去走一途,伢儿细,总嘎不动始。”或说“嘎不动脚。”

      5.这门不算,重来!我势还冒架好,渠就用劲冲过来了。

    开,为何读“嘎”?
    我家曾有个15年的邻居,蓝叔,广西大化壮族人,“螺丝锈了久(扭)不开”,他发音是“螺丝锈了久(扭)不该”。开读G声。其妻谭姨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可他比亲人还要亲”唱成“哥达比亲人还要亲”。皆发重音。
    开,《广韵》苦哀切
    《集韵》《韵会》丘哀切,音侅。侅,音gāi
    《广韵》解也。解,方音改。



      开,广东粤语还有发音hoi1,读H声。

    开始,方言又说“起先”。

    开,本字是启。就像方言第三人称“凯”或ki,本字是其。

    启,繁体作啓、啟、唘,音 qǐ。反文是手,又亦手;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



     启封,开封。启门,开门。启齿,开口。启悟,开悟。

     启业,开业。启动,开动。启迪,开导。启明,开明。

    《书·尧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孔传:“启,开也。”

   

 
附:从亥的汉字,可发g、k、h多声。
侅、姟、晐、畡、垓、絯、荄、峐、该、赅、陔、豥、郂    皆音gai
奒、輆、欬、咳、烗                                    皆音kai
孩、亥、胲、骇、氦、骸                                皆音hai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5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赵辛初改姓有感

          读“雷池墨客”先生QQ日志,《赵辛初书记改姓赵的轶闻》。赵辛初,1915年生,湖北黄梅人。1956年7月任湖北省委书记处书记。1958年12月兼副省长。1965年1月任文化部副部长。1973年6月任湖北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5月任省委第1书记,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其祖上帅承瀛,清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时年30岁)探花,与同科状元赵文楷(安徽太湖北中镇人,1798出使琉球)结缘姻亲,世代交好200余年。赵辛初,本姓帅,名启泰,帅承瀛六世孙。改姓赵。赵辛初,与赵朴初(赵文楷六世孙)姓名相近。同科榜眼江西抚州汪守和。
       帅承瀛,方音“锡程营”。帅,为何读“锡”?


      西晋景帝司马师(208-255),西晋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掌权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击灭吴国诸葛恪的大军。
       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因避晋景帝名“师”,凡时朝中人臣“师”姓者,皆拆减笔画,改姓“师”为姓“帅”。
        帅,《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蟋蟀,古代双声叠韵。蟋、蟀二字读音互通。所以,帅又读若“锡”。
       又,黄梅有地名“程营”,传三国名将程普屯兵处。帅承瀛音“锡程营”,人名易被误为地名。师,《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师,二千五百人为师。——《说文》
       古有“師錫”一词,应属双声叠韵,二字同音互转。
        師錫,谓众人献言,同辞以对。《书·尧典》:“师锡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孔传:“师,众;锡,与也。”后以“师锡”指众人举荐推许。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跡,察侔 萧相,貺同师锡。” 唐 陆贽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师锡,且异公言。” 宋 王禹偁《拟封淮海国王可汉南国王册文》:“考师锡以有谓,降徽章而弗私。”
       “師錫”大约如今“誓师”之倒言吧?
          师傅,粤语发音“西湖”,遗存保留师读若西音。
          此知,帅承瀛音“锡程营”,虽改姓氏笔画,并未改姓氏读音,存证古“师”音近“锡”。不管朝代怎样更替,姓的读音基本不变。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

主题

118

帖子

134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0 01: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50

173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585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1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路的王奶 发表于 2014-7-5 20:40
读赵辛初改姓有感

          读“雷池墨客”先生QQ日志,《赵辛初书记改姓赵的轶闻》。赵辛初,1915年生 ...

中文太深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2

376

主题

1883

帖子

262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624

IP属地:浙江省宁波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宁波市 2014-7-18 20: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猜古无a韵


汉语拼音a: 英文字母读音ei。
普通话“啊”: 黄梅方言读音若“哦”。孩提时,兄长抽“进口阿尔巴尼亚烟”,说“鄂尔巴尼亚烟要先放饭面上蒸”
爸爸: 黄梅下乡方音“伯伯”。
父,只在近代称爸。
爸,《玉篇》蒲可切《廣韻》捕可切《集韻》部可切。
《正字通》夷語稱老者爲八八。或巴巴。後人因加父作爸字。
妈: 即古“母”,方音mo。俗语“天上雷大,地下母大”,此母指舅。
麻: 由“麻木”一词,知,麻有木音。方言“花椒吃多了,嘴是木的”
马: 宁波话“么”
怕是: 方言“莫是”
抹mā布: 《唐韵》莫拨切《集韵》《韵会》《正韵》莫曷切,音末。抹口红。
擦: 黄梅方言读音若cou
茶: 葡萄牙人叫Chá,西班牙人叫Té。
葡萄牙人与近代中国打交道多。西班牙人是古传音。古“茶”同“荼”,英国写作tea。余古音tu,黄梅方音淘。
福州话,茶念”de” 喝茶叫“xie de”意是“吃茶”。闽南"茶"音“die”或‘dia’嗲。沙茶面叫沙嗲面。嗲是闽南今音。
茶,宁波发音“左”。我第一次听成“坐”,到朋友处做客,刚坐下,“坐要伐?”怀疑自己坐错位子了、抑或做错什么了,极为忐忑。原来朋友询问是否要喝茶。
发有废、拨音: 《扬雄·长杨赋》爰整其旅,乃命骠卫,纷纭沸渭,云合电发。猋腾波流,机骇蠭轶。
发,音费。轶,音替。《扬子·方言》发,税,舍车也。东齐海岱之间谓发,宋赵魏之间谓税。
《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发与活韵,音拨。
大: 方言读音若"d呔" ,宿松方言读音若“太”
沓: 方音若“拖”,一沓(拖)钱。《说文》 語多沓沓也。从水从曰, 徒合切。
他: 《广韵》託何切《正韵》汤何切,音拖。
拿: 方音若“揇”
拉: 方音若“来”。(床上拉尿)来尿、来厮(垃圾)、来落(落下)
嘎音葛 : 出嫁:出阁。种田:做庄稼(各)。赵家庄:赵各庄。王家桥:王各桥。
电影《澳门风云》“嘎你个肾”,即“割你给个肾”。
花、华:古音若“和”或“活”,宁波和西安方言尚保留此音,“夜开花”宁波读“牙开和”;虾亦音和。毛笔,西安谓“生活”,即妙笔生花的“生花”古音。
趴: 匍匐。
抓: 方音若“揍、邹”。揍牌、揍脯胸、揍渠不放
炸: 音乍,昨天、工作可证。桥炸掉。象山音“久作丢”
打:初音丁。刚读书听说“长字认一矬,短字认一边”,看到“打”就认为应该读“丁”。自己做小孩经常捡石头“丁”人。老师说这字读“打”,我们只能读“打”。一辈子再也不敢读“丁”。
其实原始时代打仗攻击,主要是靠“丁”,即投掷。起初“打”就读“丁”。
哈哈: 呵呵、嘿嘿、嘻嘻
下: 菜,宁波叫“下饭”,音噢费。冇得菜,饭吃饱。宁波说“噢费没个,费缺播”。
今天买什么菜(下饭)?发音“吉米子梅所子噢费?”
吓:迷信乡俗,疑幼儿发烧为受到惊吓,为之“收魂、叫骇”
瞎子: 瞎音有害。瞎子,方言“害hai子”

亚: 《正韵》乌落切。《正譌》与垩同,涂饰牆也。又与恶同。
《史记·卢绾传》绾孙他人封亚谷侯。《汉书》作恶谷。《语林》宋人有获玉印,文曰周恶夫印。
刘原父曰:汉条侯印,古亚恶二字通用。《礼·礼器》作恶池。《秦·诅楚文》作亚驼
压: 《郝敬读书通》压通作亚。《杜甫·上巳宴集诗》花蕊亚枝红。又《人宅诗》花亚欲移竹。与压同。
 《字彙》正譌云:亚本涂饰字,馀皆借义,即爲借义所夺,小篆遂从土作垩字,又从心作恶字以别之。亚、垩、恶本一字.

亚: 丑也。此亚之本义。亚与恶音义皆同。象人局背之形。像丑恶之状也。
手上牌很差,武汉人说,“个八妈养的!粑粑牌。” 宁波人说,“O一样的!”音近元音字母O,指大便。本字恶。
恶,粪秽也。《前汉·昌邑王传》如是靑蝇恶矣。
《师古曰》恶卽矢也。越王句践爲吴王尝恶。
亚,古音疑近恶。老二、老三,写成亚二、亚三,也写做阿二、阿三。
贾侍中说亚爲次弟也。别一义。易上。言天下之至啧而不可恶也。
荀爽恶作亚。云次也。尚书大传。王舟入水。钟恶。观台恶。将舟恶。郑注。恶读爲亚。亚,次也。皆与贾说合。

猜a韵流变后出,较晚。此或即前辈谓“鱼、模生麻”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